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0 (1700-1725).djvu/52

此页尚未校对

城隍廟 在府治西。弘治間,知府楊公奇移建於奉節縣舊址。

義正祠 在白帝城中,即白帝廟。正德七年,巡撫林俊毀公孫述像,祀伏波將軍馬援及川神、土神,改曰「三功祠。」 嘉靖十一年,巡撫朱廷立祀蜀先主,以孔明配,改曰「義正祠。」 嘉靖三十六年,巡按段錦復以關羽、張飛配,改曰「明良殿。」 崇忠祠 舊在府東南隅,逼岸水衝。正德七年,巡撫林俊遷於學東,祀孔明、關張。嘉靖八年御史丘道隆重修,歲久,前廳及門圮壞。萬曆二年,知府郭棐重修,委鎮撫于維勳監工。

三賢祠 在府治後寶山頂。巡撫朱廷立祀宋周濂溪、王梅溪。明宋潛溪。後知府許宗鑑以「潛溪」 移祀杜邵祠。

旗=廟 在瞿塘衛後,祀旗纛之神。

杜邵祠 在府治北,即靜暉書院。嘉靖中,知府許應元建,歲久頹圮。萬曆二年,知府郭棐重修,改為「仰高書院。」

林公祠 在府治南。萬曆三十四年,為郡守林烇章立。

王公祠 在府治南梅溪,以名宦崇祀學宮。萬曆二十四年,分巡兵備道王復建祠,專祀郭、耿二公。祠 去郡東三里。郡守郭棐、耿爭光,先後治夔,賢聲嘖嘖,故民祠祀之。

宋公祠 在學宮內。萬曆三十七年,郡守宋鴻儒治夔,數月視牘。少暇,日與諸生談,帖括不倦,鼓舞作新,得未曾有。亡何,陳情乞養,諸生留其車不得。立祠為像,以志去思。顏曰:「萬代瞻仰。」 然自昔未有祀於學宮者,有之,自宋公始。

武安王廟 去府治十里。隆慶三年,同知張邦臣重修。按《總志》:祀漢將關羽。宋建炎時賜額「壯穆義勇武安王。」

忠顯王廟 在府治西北。按《總志》:「祀漢將張飛。」 蕭公廟 在府西。嘉靖二十三年,知府張環修。關帝廟 在府治內。

禹王廟 按《總志》:「在府治東十里,舊為白帝廟,今改祀禹王。廟前有三石筍,是漢時物。」

先主廟 按《總志》,在白帝城上,舊所謂越公堂也。改祀昭烈,以武侯武安王桓侯配享。總督蔡毓榮、巡撫羅森重建,題額「一體君臣」 四字。武侯廟 「按《總志》」 ,在府治八陣臺下。杜甫詩:久遊巴子國,屢入武侯祠。竹日斜虛寢,溪風滿薄帷。君臣當共濟,賢聖亦同時。忽憶吟《梁》父,躬耕起未遲。

杜工部祠 按《總志》,在府治東十里。

唐質肅公祠 宋乾道中,知縣喻思然建,王梅溪為記。久廢。萬曆二年,知縣羅繡藻立碑。縣城隍廟 在縣治內。

寶源廟 :在舊治北。祀鹽泉之神。

巫山縣

山川壇 :在縣治東門外,知縣張澤建。

社稷壇 在縣治北一里,知縣張澤建。萬曆元年,知縣趙時鳳遷於高堂山麓。

邑厲壇 去縣東北二里。

城隍廟 在縣治西。嘉靖中,知縣王道、史秉懿、張澤先後重修。

土主廟 在臺山下,知縣李鎮修。

神女廟 按《總志》:在縣治西北,匾曰「朝雲。」 褒恤祠 在羊溪口。成化中,本府通判王楨征流賊死難,知縣魏璡白撫按奏請立祠,年久圮廢。萬曆中,知府郭棐檄戴國經建祠祀之。雲陽縣

山川壇 去縣治西一里。

社稷壇 :去縣治西一里。

邑厲壇 在縣治東一里。

城隍廟 在縣治左

桓侯廟 在縣治大江之南。

萬縣

山川壇 在大江之南

社稷壇 在治北一里。洪武初,知縣劉成建。邑厲壇 去治東一里劉成建。

鄉厲壇 每里一所

文昌祠 ,去縣北門外半里。

城隍廟 在縣治西

關帝廟 在縣治西

開縣

山川壇 去治北一里

社稷壇 去治西一里

邑厲壇 去治北二里

城隍廟 在縣東門外。洪武初,知縣王勳立。宣德初,知縣璩鎮海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