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0 (1700-1725).djvu/63

此页尚未校对

節縣知縣羅繡藻重修,以祀少陵杜先生。《仕優軒 》在治內。

「最樓高 」 ,在治東。

「萬丈樓 」 「去治東十里」 ,「少陵故居。」

易治堂 在治內,亦名《整暇》。

「瑞白堂 」 「在治內。」

詩史堂 在治內

十賢堂 舊名「歲寒堂」 ,一名「忠孝堂」 ,祀屈原等十人。後省入「鄉賢祠。」

開濟堂 在武侯舊廟,下瞰《八陣磧》。

江月亭 在治內,王十朋有詩。

《挹翠亭 》在麝香山,白居易常遊。

同春閣 在治前。正德八年知府吳潛建。霽月館 在治內。郭棐重建。

留潤軒 :「知府吳潛建。」

大悲口 溪心兩巨石對峙,上廣下狹,旁有《乞靈祠》。

朝陽樓 在治內,宋孔嗣宗建。

「絕雲樓 」 「在治內。」

清風閣 「在治南」 ,宋淳化中建。

拂雲館 在治內,宋時建。

觀瀾館 在治內,成化二年知縣何光建。《巫山縣》

巫子城 ,即漢南郡巫縣治。

燕子坡 ,去治北二十里,與飛鳥巖相對。王十朋詩:「坡名『燕子燕思歸』」 ,巖號「鳥飛鳥倦飛。」 廢南陵縣 ,在治南,與陽臺對。晉置,劉宋廢。天賜城 ,在治西六十里有奇。廉康所築。宋景定中,守將徐宗五立石。

廢江陰縣 ,去治西六十里。後周太和初置,建寧中廢。

古楚宮 ,在治東北二女觀山,黃庭堅《石刻》所謂「細腰宮」 是也。

得勝宮 在治東六十里。宋濂詩:「關羽旌旗何處去,空留英氣照滄波。」

藏春塢 《一統志》云:「在大昌縣」 ,今三台崖即其地也。其中空洞,可容百人。

魯班巖 去治東十五里。上有斧鑿、風箱形跡石孔 ,沿江山峽俱有。唐劉晏所鑿,以引鹽泉。雲臺 去治南二里,有觀。

雲陽縣

寶子塔 去治東三里。諺云:「水侵寶塔腳,行船休要錯。」

演易臺 去治北三十里。宋邵康節於此著《易》,即向陽坪。御史盧雍立石表之。

𦚧䏰城 ,去治西三十里。即萬戶壩。漢扶嘉食邑。

德輝堂 在治內

橘官堂 在治南五峰驛前。

杜鵑亭 在治內,以杜少陵名。

棲霞宮 去治西北二十里。

「結義樓 」 在江南瀑布泉上。

折柳亭 ,去治南三十步。

萬縣

廢南浦縣 在南岸。蜀漢時置,後周改曰安鄉,屬萬川郡。隋復曰南浦,省入萬州。

廢武寧縣 ,去治西一百六十里。本漢臨江地,後周改曰武寧。宋、元屬萬州。明設巡司。

岑公洞 ,在大江南,唐岑公隱此。中有石,其狀如芝,名曰「石芝。」 有泉湧出,名曰「灌芝泉。」 左為方池崖有水注若珠簾。

流盃池 去治西二里。宋守魯有開鑿石,引水流盃。

「四望樓 」 在治南,唐白居易有詩。

桂華樓 在治內

「江會樓 」 即今臨江門。

二詠亭 宋張俞、范鎮唱酬於此,故名。

「七賢堂 」 在治東,祀宋魯。有開、張俞、范鎮、蘇洵、蘇軾、蘇轍、黃庭堅,繪像刻其詩。臺中

開縣

虎跳城 去治南七十里。五代孟知祥據蜀,土人築之以防寇。今址猶存。

廢新浦縣 ,劉宋置,唐屬開州,宋入開江縣。廢清水縣 ,本萬歲縣,宋改曰清水,元省入廢開江縣 ,去治東一里。本盛山縣,唐改開江,後省。

仙女境 去治南五里,山巔有石圓五丈,其光彩遠映如鏡。

盛山臺 ,唐柳公綽建。

「裕民堂 」 「在舊州治內」 ,又有「雙柏堂。」

四並臺 :去治北三十里。有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