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0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皇清裁安綿道,改「松潘道」為「松龍道」,提調龍安。尋奉。

裁康熙八年,題請復松威道,秋冬駐龍安。康熙二十五年,題改松茂道,永駐茂州,節制龍安,實無兵柄。仍舊設左參將一員、中軍守備一員,駐劄龍安守備一員,駐劄石泉縣。兵額有差。俱隸松潘鎮,仰給外協餉米云。

龍安府物產考        府志

府總

蜜     蠟     、鉛

錫     鐵     厚朴。

附子    、葛根    、大黃

羌活    、杜仲    、天雄。

牛膝    、當歸    、牽牛

天南星   。苦參    。木瓜。

《蕎麥 》:有苦、甜二種。

羅紋    羅漢    穿山甲。

黃精    、史君子   香臍 ,俱舊青川所出。

楮紙    ,石菖蒲   。碎剪羅。

莎羅 出江油縣

紬     椒     、《枳殼》

《蕭牆    猴 》,俱出《石泉縣》。

龍安府古蹟考    總志府志合載

本府。平武縣附郭。

舊龍州 即舊州,梁李龍遷築城於此。西魏置州,遺址尚存。按《明一統志》「在府治東南,去江油縣東北三里。」

江油廢縣 在舊州原附郭。遺址尚存。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內,後魏置為江油郡治。唐、宋龍州皆治此。元省入州。

平武廢縣 在府治南街。舊屬龍門州。按《明一統志》:在府境,西魏置,隋屬龍州,唐省入江油縣。方維廢城 ,在府治內,屬龍州。唐省之。按《明一統志》:舊曰秦興,置建陽郡。隋廢郡,改曰方維縣。芍藥戍 ,在府治南九十里,本名櫸漢戍,永徽中改此名。

石門戍 府治東南,與氐羌界。兩石如門,故云「青川城 。」 古馬盤縣地,形勢險阻,古稱陰平,摩天嶺,即此。漢鄧艾由此道伐蜀,係秦、蜀咽喉,控白馬諸番。明設守禦所。

皇清歸併,平武城圮。康熙六年,知府翁佶、平令楊柱

朝重葺之

馬龍廢縣 。在青川境內。

「太白讀書臺 」 在牛心山,宋州守史祁手書石刻,并太白《贈江油尉》詩。一在「大匡山。」

蠻婆渡 在江油青蓮壩。相傳李白母浣紗於此,有魚躍於籃內,烹食之,覺有孕,是生白。《廣輿記》:「白生蜀青蓮鄉」 ,而舊志以為彰明人。蓋平武實割江、彰、劍、梓之地以為邑,今蠻婆渡、青蓮鄉俱隸平武,則白為平武人無疑矣。

明月沉潭 在明月渡。舊傳,每夜有月,李白有詩,歲久漫滅。今石壁尚存宋宇文通詩刻《呂純陽道貌碑 》,相傳為先生真筆,在牛心山,今存。

宋御製《封二郎神碑 》,在玉虛觀,今存。

《米芾碑 》,在玉虛觀,今存。

《弘真觀古碑 》,在泰華山之登真觀。

《牛心山靈異碑 》。在牛心山之顯濟廟,即李龍遷之廟也。

棧閣 在府治東。魏遣鄧艾伐蜀,至秦隴等閣棧,凡二十二處。洪武十三年開,設松潘衛,又置飛仙等閣道二十五處。

南崖閣道 去府治東六十五里。正德初,兵備盧公修鑿,平坦可行。

清暉樓 在府治內,宋張覺民有賦。

龍遷樓 在府治東一百七十里。梁大通三年,李龍遷建,邦人圖其像於上。元末治盡燬,此樓獨存。

迎恩樓 在東門外

鎮羌樓 在西門外半里。

桂香樓 去府東二十里。

巢雲閣 在治內

吏隱堂 舊州倅廳。宋僉判趙寰詩,范鎮、司馬光俱有和篇。按《明一統志》有二,一在舊龍州州倅廳,宋僉判趙寰建,有詩云:「滿耳江聲滿目山,此身疑不在人寰。民含古意村村靜,吏束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