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四十九卷目錄
江南總部彙考一
江南建置沿革考
江南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江南星野考
江南封建考
江南戶口考
江南田賦考〈屯丁附 鹽法附〉
職方典第六百四十九卷
江南總部彙考一
江南建置沿革考 通志
江南疆土,括江、淮南北。淮以南古東南荒服。《禹貢》揚州之域,淮北域於徐、豫,周為宋、魯、吳、楚、徐、舒、沈、皖、郯、鄫、廬、蓼、六、巢、桐、蕭、焦、霍、莒、宿、舒、庸、舒、鳩、鍾離、鍾吾、州來、偪陽諸國地,而春秋吳為大,後屬越。戰國屬楚。秦罷侯置守,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其在揚者為鄣、九江、會稽,在徐者為瑯琊、郯、泗水、薛郡,在豫者為碭郡、潁川。漢懲秦弊,復建諸侯。初封韓信為楚王,信誅,分其地為二:彭城、東海、薛郡屬楚王交;下邳、會稽、臨淮屬荊王賈,後屬吳王濞。濞敗,國除,更為江都國英布為淮南王。布誅,而九江、廬江地屬淮南王長。其後率國除,為郡縣。武帝時,置十三部刺史,不常所治,而江南郡邑屬揚、徐、豫三部。東漢分會稽為吳郡,更潁川為汝南,置彭城、沛,下邳為國,廣陵為郡。三國屬吳,盱、泗、潁、亳、彭城皆屬魏。晉以廣陵、丹陽、宣城、新安、毘陵、吳郡、廬江屬揚,彭城、下邳、東海、臨淮、瑯琊屬徐。其後以淮南為徐州,而淮陰、海陽隸焉。劉宋《揚州》屬郡五:丹陽、吳郡、淮南、宣城、新安。南徐州「屬郡八:南、東海、南瑯琊、晉陵、義興、南蘭陵、臨淮、淮陵、南彭城。徐州屬郡七沛郡、下邳、東海、淮陽、濟陰、北濟陰、鍾離。南兗州屬郡六廣陵、海陵、山陽、南沛、北淮北下邳。南豫州屬郡六歷陽、南譙、廬江、南汝陰。南梁晉熙豫州屬郡一梁郡。南齊增設州四,冀、豫、北兗。北徐增設郡四臨江、盱眙、沛北東海。梁陳因之。」 北魏元嘉以後,夾淮立徐、揚、北揚海合、淮諸州,皆兵爭置鎮,廢置靡常,地號紛更,不可勝紀。隋受宇文之禪,先有江北屬徐、豫、揚者郡十二,曰彭城、瑯琊、東海、下邳,曰汝陰;譙曰江都、鍾離、淮南、廬江、同安、歷陽。迄平陳,而丹陽五郡盡入版圖,既而改郡為州,所稱蘇、常、揚、廬、壽、潁、亳,及今因之。其蔣、宣、熙、歙,暫稱即易,大業旋復稱郡。唐分天下為十道,江南道二,昇、蘇、常、潤為東,宣、歙、池為西;揚、楚、滁、和、壽、廬、舒為淮南;宋、亳、泗、濠、宿、海為河南。唐末藩鎮分立節度使。五代江左統於南唐,江北併于周,偏據可不詳。宋制,府、州、軍雜置,江寧、寧國、太平、歙、池、廣德,江南東路領之;平江、常州、嘉興、鎮江,兩浙西路領之;淮南東路州十,曰揚、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軍五:曰高郵、安東、招信、淮安、清河。淮南西路,府二,曰壽春、安慶,州三曰廬、和、濠,軍二,曰六安、無為。惟徐州本隸山東西路,為武寧軍,為碭郡。南渡後,邳州屬縣四,海州屬縣六,及壽、潁、亳、宿、泗五州,並入于金。金以壽、潁等屬南京路,餘皆隸山東。元以行中書省分轄諸道江浙行省。內江南「諸道行御史臺屬路四,集慶、太平、池州、廣德。江東建康道屬路二,寧國、徽州。江南浙西道,屬路三,平江、常州。鎮江府一,松江州一,江陰。河南江北行省內,江北淮東道,屬路二,揚州、淮安、滁屬揚州府一,高郵。淮西江北道屬路三,廬州、安豐、安慶、和,屬廬。其潁州及二縣隸汝寧府者,宿、亳二州及二縣,邳州並三縣與徐州同隸歸德府者,統轄於河南、江北道。」 明改集慶路為應天府,隨以金陵為京師,改知府為應天府尹。凡所領安慶、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淮安、揚州十三府,滁、和、廣德、徐四州直隸焉。以原附歸德、汝寧之四州九縣,分隸鳳陽、淮安,並徐州,亦從河南來屬。永樂北遷,南稱陪京府及直隸州,訖無增省。弘治中,增置屬州一,太倉。後增縣四,高淳,青浦、靖江、霍丘。又設京外衛共八十二。
皇清順治二年,平定江南,改京置省,以應天為「江寧。」
府,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使,皆駐省城。暨十八年,分右布政使駐蘇州。江寧、蘇州、松江、常州、鎮江五府。康熙三年,以江省刑名務繁,
詔設安徽按察使于安慶,領安慶、徽州、寧國、太平池。
州、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德三州,而江寧按察使領江寧、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淮安、揚州七府及徐州,駐省城如故。五年以淮安、揚州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