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山 :在城東六十里。山不甚高,無大林木,有湯泉出其下,禽魚入輒爛,草木灌之愈鮮。有湯泉館,久廢。
大城山 ,在城東七十里,周二十二里,高八十二丈,西與雁門接。
雁門山 ,在城東六十里,周二十里,與白山、竹堂連帶,東北綿亙四十里。山東北有溫泉可浴,飲之能愈冷疾。一名「陽山。」
武岡山 在城東二十五里,俗呼為石佛子廟。山有石佛十餘處,舊傳武后造,故名「武岡」 ,一名墓山。
青龍山 在城東三十五里,周二十里,高九十丈。山產石,質甚良,人多取為碑礎。前有蘼蕪澗,南唐後主嘗校獵於此。按《金陵故事》:「齊處士劉瓛居此,為儒林之宗。年四十未婚,其友為娶王氏,乃就澗折蘼蕪而去。」
彭城山 ,有彭城館,在城東南四十五里,周九里,高二十七丈,在青龍南。顧璘《彭城山》詩:「竹杖逶迤躡紫霞,羊腸山徑渺橫斜。林深更隱彭城館,寺古猶傳謝尚家。陰洞閉雲飛石燕,寒藤懸樹墜風花。周顒去後移文在,此地何人領物華。」 祈澤山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周十里,高五十丈,東連彭城,北連青龍。按舊經云:「山有祈澤寺,初法師常結茅於此,有龍女來聽講,神泉湧出講坐下,歲旱,雩禱於此。」
苻堅山 ,在城東六十里,周一十五里,高六十丈,北連大城山。謝元破秦歸安,問其方略,元指此山曰:「此若苻堅駐軍之山。」
石跪山 在城東南四十里。周十五里,高二十一丈,在上元縣崇禮鄉。一名竹山。按《祥符圖經》有大隴,悉是石,故名石跪跪,一名櫃。每春夏水溢,眾流匯北山,橫處秦淮之上,以櫃遏水勢。按《輿地志》,秦始皇時,望氣者云:「江東有天子氣」 ,乃東遊厭之,又鑿金陵以斷其勢。今方山石跪,是其所鑿處也。
土山 一名「小東山」 ,與石跪相望。山無石,晉謝安嘗遊陟於此,以擬會稽。東山即與謝元圍棋賭墅處。
張山 在城東南三十里,淳化鎮北。《南史》:「齊明敬皇后葬江乘縣張山。」 今城東北章橋復有張山,亦古蹟。
丁山 :在城東南四十里。周一十七里,高二十七丈。
方山 一名天印山,在城東南四十五里,周二十七里,高一百一十六丈,四面方如城,秦淮經其下。按《輿地志》,湖熟西北有方山,山頂方正,上有池水。《丹陽記》:形如方印,故名天印山。秦始皇鑿金陵山,疏淮水,此山乃鑿處。吳大帝為葛仙翁立觀方山。宋何尚之致仕,退居方山。齊武帝嘗幸方山,欲為離宮,徐孝嗣曰:「繞黃山,款牛首,乃盛漢之事,今江南未廣,願少留神。」 乃止。徐嗣徽兵至秣陵故治,齊人跨淮立木柵度兵,夜至方山,周文育等各引還。齊兵自方山進及倪塘。獅子山 在城北二十五里,周一十二里,高三十六丈,東有水,下注平陸。晉元帝初渡江,見山嶺綿延,遠接石頭,似北地盧龍,故初名盧龍山。明高祖嘗伏兵大破陳友諒於山下,山巔欲造閱江樓,預御製《閱江樓記》,後不果造。宋學士濂亦有記。石跪方山,為秦皇鑿山斷金陵王氣之處,不知城西北盧龍、馬鞍二山間,亦為秦鑿也。此處正號金陵岡,俗傳埋金事即此。岡上有碑,因開靖安路失之。張鉉《新志》言「其地有溝,溝中有石脈見存,以証鑿」 斷之跡。
馬鞍山 在城西北十里,與盧龍山接,以形似得名。其山盤旋南行,接四望、清涼諸山,陂陀歷歷,林薄村墟,各成野市。喬松修竹,香陰夾道。二十里中,藏小庵數十處,鐘磬鏜鎝,皆出松濤竹浪中。登山則大江入懷,不知身在城中也。內若自在庵、西方庵之萬竿煙雨,煉魔庵之湧青滴翠,幽蒨尤引人以深山坳一瓢,妙高和尚焚修處,焦竑、朱之蕃時過遊,所留翰墨甚富,其他精藍絡繹,為闔城勝地,皆《寺觀志》所不能備載者也。
四望山 ,在城西北一十里。周三里,高一十七丈,與盧龍馬鞍相屬。東至新安,西臨大江,南連石城,北接盧龍。蘇峻反溫嶠築壘於此以逼賊。石頭山 ,在城西二里。按《輿地志》,環七里一百步,即楚金陵邑。吳晉時,江在石頭下,為險要必爭之地。上築城,常以心腹大臣守之,南北戰伐,咸據此為勝負。《江乘地記》云:「吳之石城,猶楚之九疑也。」 明初都城,皆據岡隴之脊,下有龍洞。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