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侯橋 在淮水南,對瓦官寺,以近張昭宅,因名。傳為吳張昭所造。晉義熙六年,盧循焚查浦,進至張侯橋,即此。
白板橋 在城南。梁武帝次江寧,呂僧珍、王茂進軍於此。
利涉橋 即古桃葉渡,自東晉以來未有橋以通濟水,關來水,天門宜敞故也。
皇清順治初,知府李正茂設木橋,名「利涉。」後易木為
石,以期久遠。議者謂形家言天門閉塞,不利人文,非自古設渡之意,復廢石橋,仍易以木。文德橋 在縣泮宮右,與利涉、武定二橋相近。鎮淮橋 在縣南聚寶門內,晉置,舊名朱雀航,一名朱雀橋。按《晉起居注》,「泊舟為航。都水使者王遜立謝安於橋上起重樓,置兩銅雀,又以朱雀觀名之。」 按《建康實錄》:「咸康二年,新立朱」 雀航對朱雀門,南渡淮水,一名「朱雀橋。」
飲虹橋 一名新橋,舊名萬歲橋,在古鳳臺坊。按《建康實錄》,「南臨淮有新橋,本名萬歲橋,後改名飲虹新橋。」 今俗呼為新橋,襲其舊也。宋乾道五年,留守史正志重建,覆大屋數十楹,甚壯麗,丘崇記之。開禧元年丘崇重建,劉叔向記之。寶祐四年馬光祖重建,梁椅記之。明正德中重修。上浮橋 在飲虹橋北,西南即成國公府,明正德間重修。
下浮橋 在上浮橋北
聚寶橋 在聚寶門外。古長干橋,一名「長安橋。」 楊溥城金陵,引秦淮遶城,西入大江。宋馬光祖新創橋,跨壕上。明因之,而制益壯麗。
獅子橋 在鼓樓北
金川橋 在金川門內
通江橋 在金川門外
臨山橋 在龍江關外
土橋 在竹橋西北
《珍珠橋 》:跨珍珠河。
「蓮花橋 」 ,在珍珠橋西。以上三橋,跨珍珠河。「銅橋 」 ,在上方橋東。
石城橋 在石城門外
塞洪橋 在馴象門外。弘治間,知府吳雄重修。通江橋 在金川門外。水通江,入穩船湖,相傳即古江橋所在。
江東橋 在江東門外,明洪武初建。
新浮橋 舊浮橋 以上跨上新河。
重譯橋 在長安橋東,金陵故老相傳,即古烏衣巷口,謂即朱雀橋,非是。
澗子橋 在來賓橋北,水流入城壕。
來賓橋 即古「望國門橋」 ,在馴象街。近橋有來賓樓,因名。
善世橋 在來賓橋西南,跨躍馬澗。明弘治間重修。筮日興作,坎地三丈餘,得一小石碑,首刻曰:「建造躍馬澗橋一所。」 中曰「慶元二年丙辰三月造橋。」 知宮事賜紫呂志淳、副知宮程應澤,并勸緣司庫石工姓名。
就灣橋 在安德街,跨躍馬澗水流入城壕。板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按《金陵故事》:「晉伐吳,丞相張悌死之,悌家在板橋西。」
新林橋 在縣西南十八里。《揚州記》:《金陵新志》:「而沿江有新林橋,即梁武帝敗齊師處。」 《世紀》云:「即今之西善橋也,在安德門外。」
秣陵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
河亭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河定橋。」 六塘橋 ,在縣南八十里。
到駕橋 在縣東南夾岡門外。俗呼為「宋家橋。」 明洪武初,高帝嘗駐蹕新亭鄉,後建橋,因名。馬務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唐置馬務於此。真武橋 在縣東南三十七里。有堰長三里,闊二丈,堰浦水通秦淮河。
草塘橋 在縣南鳳臺門外。
曹家橋 在新亭鄉,臨沙河。
杜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戚氏志》云:「有堰長五里,闊丈五尺,堰橫浦水。」
江寧橋 在縣六十里,臨江寧浦。
木龍橋 在縣南七十里。古牧放之所。
「錢公橋 」 即章橋,西近張山。
復古橋 在長樂鄉
葛橋 在崇禮鄉方山東南。《齊書》:「宋建安王景素反,李安民破之於此。」
墅城橋 在縣東三十里,即謝安賭墅之所。亭子橋 ,在清風鄉。按徐鉉《新路記》:「建高亭於路周,誇重橋於川上」 ,即此。
周郎橋 在丹陽鄉。吳周瑜渡秣陵,破笮融,下湖,孰嘗經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