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107

此页尚未校对

之,一盆至數千錢。

《上元縣志張乖崖集》:「吳宮有石四,一醉石,一曬藥石, 一翫月臺,一朝天壇。」《宋慶元志》云:「已不存矣。」

初立西州城,時未有籬門,立烏榜,後名其地為《烏榜 村》。

唐許渾《題孫處士居》云:「高歌懷地肺,遠賦憶天台。」極 為的對。《真誥》云:「金陵者,洞虛之膏腴,句曲之地肺。」注 云:「其地肥,故曰膏腴。水至則浮,故曰地肺。」

鑾駕庫迤東有銅井庵,庵前并舊以銅為底,蓋下通 大江,井中水如鼎沸魚。隨水上下焉。 「雞冠石」,本馬光祖《園中石》。與客賞雞冠花,刻於上。字 畫深入。在洞神宮西。乃舊宅也。

「自建康至姑孰一百八十里,其險可守者有六:曰江 寧鎮,曰岡沙夾,曰采石,曰大信口,曰蕪湖,曰繁昌,又 曰采石渡。江闊而險,馬家渡,江狹而平,相去六十里, 皆與和州對岸。」又曰:「和州烏江縣界可自江北車家 渡徑衝建康府之馬家渡。滁州全椒縣可自江北宣 化渡徑衝建康府之靖安鎮。又泗州盱眙有徑小路」, 由張店上《下瓦梁》盤城,亦徑至宣化渡,不滿三百里, 又自上《瓦梁》下船,直至滁河口,可以入江。

《江寧縣志古蹟儷名》:「白石、青谿、龍廣山、雞鳴埭、蟹浦、 龍山、桐樹灣、竹格渡、直瀆、橫塘、西州東府、謝公墩、杜 母宅、三山、二水、烏榜村、青林苑、烏衣巷、紅蘿亭、一人 泉、五馬渡、商飆館、甘露亭、蘼蕪澗、茱萸鄔、入漢樓、橫 江館、南磵北山、三品石、八卦泉、赤烏殿、朱雀航、珍珠 河、臙脂卉、鼓吹山、幕府寺、花林村、竹篠港、夏侯山、朱」 年隴、覆舟山、投書渚、蒼龍堰、白鷺洲,皂莢橋、白楊路、 赤闌橋。籬門五十六所,秦淮二十四航:「落星樓、清暑 殿,梁五明殿、唐百尺樓、伏龜樓、躍馬磵,宋玉燭殿、梁 金華樓、玉樹後庭、金蓮帖地,鳳凰里,燕雀湖、疑城辱 井,覆桮池,麾扇渡,莫愁湖,桃葉渡,慈姥山,道士鄔,穿 鍼樓、邀笛步,謝元,走馬路,盧絳,翔鸞坊。」「棲霞寺」、「落星 岡。」

江寧府部外編

《府志》:宋紹興辛巳,金兵南侵,有何兼資者,奉主將命, 將小隊遊弈,至六合縣,見大軍自西北來,不類官兵, 又不類金人。須臾號令下寨,召兼資入,凡五門,始至 中軍,一人中坐,官服如天神;一人面貌英毅,鬚髯皆 指天;一人向東,貌亦俊爽。兼資再拜,問其姓名,面貌 英毅者曰:「吾張巡也。指東向者,此許遠也。」兼資少聞 張許事,因再拜頂禮曰:「某曾讀《唐書》,見二大王忠義 大節,今日迺得瞻丰采。然信史所載,豈皆實乎?」巡曰: 「史有何疑?」兼資因舉食三萬人事,巡曰:「有之,而實不 然也。所食者皆已死之人耳。」兼資又舉殺愛妾事,巡 曰:「亦非殺也。吾妾見孤城危迫,欲自殺以殉,許奴亦 以憂悸暴死。」遂烹以享士。蓋用術以堅軍士之心耳。 又見雷萬春面止一瘢,謂止中一箭云。

相傳明初填燕雀湖為宮殿,中有大穴,愈填愈深。劉 青田啟上親填之,忽有一婦人抱子從穴中出,至太 平門外乃隱。

六合縣一民家子,九歲不能言,人以啞目之。值同縣 一童子,年十四歲,過其門,啞童忽嗔怒,取大石擊死。 里保聞之官,訊其故,童即能言曰:「我與彼前世俱某 縣民,我貧他富,為彼毆死。彼賂脫罪,我冤莫伸。今偕 生此地,且與彼遇,是以報之。九年不語者,含冤隱忍 也。」官異之,牒取二家前生父母妻子併原問卷證,一 一皆合。童見前生眷屬相聚而哭。旦拜今生父母養 育恩,曰:「我冤報矣,事畢矣!」一笑仆地而卒。

《高淳縣志》:「安興鄉李溪有虞媼者,因驟雨以杯承簷 間水,水中浮紅絲縷,飲之遂孕。及期產一蛇,身具五 色,媼怖裹而投之溪。每至溪浣洗,蛇輒來就乳,乳亦 湧射,蛇以咽承之。既而厭惡之,砍以刀,正斷其尾,蛇 忽變頭角,巨軀絳章。風雨大作,壅土成墩,而媼已葬 其中矣。龍出溪去,行輒回首顧,凡回者二十有四,一」 回則成一灣,俗稱為「望娘灣。」由湖以達蕪湖江口,不 知所往。每歲寒食及十月節前後,必有風雨昏黑,數 十里遶葬處,雨雹交下,皆云龍祭掃。至則河魚上壅, 居民持網以俟,有一人而獲魚數石者。漁家每覘龍 之出入,以卜魚利。如南入而北出,則南湖獲倍于北。 北入南出,利如之。至今猶然。

縣南五十里新化寺,唐時所建。明萬曆十七年,忽有 二僧載紫霄碧霞佛像至寺,眾方聚觀,僧隨滅跡。鄉 人因建行宮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