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11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南為隆池山。一雲「山。自此過涅槃嶺。」 遂接南峰山。即支硎山支隴。

支硎山 ,在龍池山東北,府城西南二十五里。以晉支遁常居此,而山多平石,故名。按《玉篇》,吳有臨硎。《吳都賦》云:「古號臨硎。」 《續圖經》云:支硎一名報恩,以昔有報恩寺也。山有石室寒泉,遁詩云:「石室可蔽身,寒泉濯溫手。」 相傳遁冬居石室,夏隱別峰也。泉上刻「紫巖居士虞廷臣書」 ,「寒泉」 二字徑丈。又有放鶴亭、白馬磵、馬跡石,皆以遁得名。《吳地記》:「支公後乘白鶴升雲而去。」 山有南峰寺及中峰、北峰二院。北峰宣德間移於雞窠嶺。中峰在寒泉上,又名楞伽院。南峰一名天峰,即唐支山院也。有碧琳泉、待月嶺、南池、新泉。馬坡本名養馬坡,諺云「馬婆泉」 者,誤也。坡南有石門,乃三巨石,直上干霄,西連危峰,東臨絕壑,中猶棖臬然。又有牛頭峰,在寺門之下,東趾有觀音寺,故又曰「觀音山。」 右一支為寒山,向未有名。萬曆中,趙宦光葬父隱此,因名焉。鑿石為澗,引泉為池,勢如瀑布,號「千尺雪。」 花木秀野,為一時名墅。山人無後,今悉為菴院矣。

定山 在支硎西,相傳支遁創報恩寺於其麓,於此禪定,故云。按《楞伽院石記》云:乾德二年,常州奏帖付蘇州府西封定山龍宮里報恩寺,敕賜觀音院。舊志疑定山即支硎之別號,非也。又按道林在吳土山墓下,集同志者合八關齋,時道士白衣凡二十四人。《越絕書》:土山者,春申君治為貴人塚,去縣十六里。疑即道「林齋會」 之地。其旁又有羊山,與長洲縣分界。

高景山 ,在定山北三里,自天平來,漫衍數里,至此而止。《越絕書》作「高頸山。」 其西麓對花山,覺林厓谷盤拱處曰金盆塢,宋魏文靖公墓在焉。其南為斜堰嶺。

天平山 在府城西二十里,支硎南五里,視諸山最為崷崒,其林木亦秀潤。山多奇石,詭異萬狀,有卓筆峰、飛來峰、五丈石、臥龍峰、巾子峰、毛魚池、大小石屋。其山頂正平,曰朢湖臺,即遠公菴遺跡。上巨石圓而面湖者,曰「照鏡湖。」 山半有白雲泉,別有一泉如線注出石罅,尤清冽,曰一線泉。宋僧壽老始發之。有古松蟉糾如蓋者,曰「華蓋松。」 又有穿山洞、蟾蜍石、龍頭石、靈龜石。及龍門南趾有白雲寺,范文正公祖墓在焉。其西有筆架峰,其後群石林立,名「萬笏林。」 萬曆間,范參議允臨構為別業,臺池亭館,極一時之勝,今亦廢矣。其東為翁家山,為雞籠山,連屬金山。金山 亦天平山支隴也,初名茶塢山,晉宋間,鑿石得金,易今名。楊循吉《金山雜志》云:「山故多美石,巉巉高聳,皆碧綠色,或至十餘丈,有壁立之勢。其左有石,尤偉而峭,或題其上曰『最勝字,經丈餘。相傳五代隱士陸遹所書,今為人斧去』。」 又一石在山半,曰「繙經石,方二丈餘,平坦如砥。石梁一,橫架兩壁,脈理不聯,無所根蔕。其下空洞通人行。或謂類天台」 石梁,因名羅漢橋。泉一在石壁上滴,下池承之,冬夏不竭,名曰「珍珠泉。」 山頂上盤石有坎,闊三尺許,長二丈餘,深不可測,水瑩綠,大旱不涸,名曰「雲瀨。」 其趾有育王塔、方石池、文殊菴在焉。東南為牛眠崦。此山近為採石者破壞,循吉所記,十不存一焉。

金碧山 在天平山東一里,牛頭塢普賢寺後。秦臺山 在天平之右,與笏林相鄰。巔峰大石,刻「秦臺」 二大字,相傳始皇遊會稽,嘗豋此,故名。一名晨臺,又名神臺。其南則羊腸嶺,嶺右為白羊山,嶺之南為赤山,長可數里,土石多赭色。仰天山 在赤山東,距天平不五里而近,舊名馬鞍山。宋范文穆公營墓為此,以近天平山,且慕文正為人,故改今名。傍有覺巖寺,為文穆奉祠之所,今廢。

靈巖山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高三百六十丈,一名石鼓山,又名硯石山。山連村。石可為硯,故名。又名石射堋山。山之西北絕頂為琴臺,可以遠眺。范成大謂「下瞰太湖及洞庭兩山,滴翠叢壁,在白銀世界中者」是也。石壁峭拔,曰佛日巖。其中平坦處為靈巖寺,晉司空陸玩捨宅為之,久廢於火,僅存一塔與僧舍數間耳。今南岳繼起,弘儲重建,梵宇一新。山中館娃宮、西施洞、響屧廊、吳王井、浣花池、石鼓、琴臺等,詳見《古蹟》。此山數十里外望之即可辨。高啟曰:靈巖拔奇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尤多奇石,近頗為採石者殘毀。山為蘇城來脈,不宜錐鑿。萬曆四十一年,榷部馬之駿召各山主,給價官買,勒石山中。玉遮山, 在陽山之南,橫列如屏,今但呼為遮山。《舊志》為查山。吳寬詩:「見山不識山,借問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