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117

此页尚未校对

石如卷岝,禹所用牽山也。吳山有淺處,在三山之南,長老云「是岝嶺山麓。自此以東差深,言是牽山之溝。」 其說不經。山右有土阜,曰鈴山,左曰索山,皆以獅子名。山南頂上有巨石如樓,云是獅子兩耳,自元以來,鑿石且盡。

何山 在獅山北一里。其地舊名鶴邑墟,故山名「鶴阜山。」 因梁隱士何求、何點葬此,改今名。其坡有資福寺。

洞庭西山 ,在府城西一百三十里,周八十餘里。一名包山,以四面水包之,或謂包公嘗居之。《真誥》云:「去洞庭見包公,問動靜。」 包公,句容鮑靚也。其稱洞庭,則以湖中有金庭玉柱。左太沖賦云:「指包山而為期,集洞庭而淹留。」 山踞太湖中,遙望一島,而重岡複嶺,縈洲曲漵,靈蹤異跡,殆不可窮。房琯云:「不遊洞庭,未見山水,信非虛也。」 其峰縹緲最高。縹緲之南,左偏坡陀,為竹塢嶺。嶺東為上方山。又東為羅漢山,毛公壇在其陰。羅漢之南為雞籠山,一博山。竹塢南為飛仙山,稍西為秦家山。自秦家折而南踰拋壺嶺,為下方山。稍東為洞山,林屋洞在焉。直金庭玉柱,為天帝壇山。其南為大蕭、小蕭二山。卻洞山西走長而狹者為梭山,明月灣在焉。一峰斗入湖,為石公山,《可盤灣》在焉。其右諸峰高者為白茅山,次為練車山,為黃家山。稍西為陸塢山。踰支頭峰為野塢山、木壁山。又踰彈子嶺為植頭山。自湯坎嶺稍折而南為馮家山。又南為圻村山,中有石屋。稍東為龍頭山。梭山、龍頭之間是為消夏灣。縹緲東山,勢分為二:其一𨓦迤而北,為馬石,為鴻雁山,與元山相直,為鳳凰山。又𨓦迤而北,為七賢山,為陸村山。一稍東為天王山,為桃花塢山。踰望崦嶺為澱紫山,是為崦邊。踰攢雲嶺為父子山。又踰公子嶺為綠石山,為金鐸山。金鐸北為苦竹山、渡渚山世傳吳王伐越,嘗於此渡軍也。縹緲之西,其高者為華山。踰夏家嶺為甪頭山,又踰王家嶺為雷頭山,為龜背、龍舌山,甪渚在焉,與王家相直,為大步山、小步山。大步旁為張公嶺,小步之旁為壽山。縹緲之北,其高者曰「涵峰。」 涵峰之東為東湖山,西為小西湖山,又西為水月塢。東湖之東為十里山。踰新安、墩頭二嶺為金峰。又踰沙子嶺為堂里山,為畽里山,為蛇頭山。查山與沙子嶺相直,為湖漫嶺,西山之境於是始窮也。其北為常州府之宜興、無錫二縣界,環西洞庭有泉十:水月寺東曰無礙泉,以宋無礙居士李彌大故名。毛公壇下曰毛公泉,即毛公煉丹井也。天王寺北曰石版泉,嚴家山下古樟。東南曰石井泉,上方塢曰「鹿飲泉」 ,水味甘冽,止盈一鐺,隨汲隨至。法華寺旁曰惠泉。鋼坑之西曰軍坑泉,《洞庭記》云:「吳王領軍過此,軍大喊一聲,有泉湧出,得以飲軍。」 後泉衝破成池。龍山之下石間曰烏砂泉,穴深丈餘,泉甘白,盛磁甌中,微積烏砂,故名。綺里西徐勝塢曰黃公泉,漢夏黃所隱處也。華山寺曰華山泉,其源有三:靈泉、蒙泉、鑑泉也。西洞庭之北曰橫山,曰陰山,晉陰長生煉丹處也。二山與金鐸山相望二三里,其山人家遶山臨水,皆舟販為業。曰葉餘山,一名葉山,在渡渚山北。吳王渡軍眺望,曰:「此山如一葉之舟,移而不動,故名。」 山有三峰,玉柱金庭,分列左右。稍東二十里曰長沙山,視橫陰為大,居民花果爛然。山有石鏡,舟行太湖中,人物皆見。西洞庭之東為禹期山,禹會諸侯於此,故名。長沙之西曰衝山。漫山,北近聚塢,僅十餘里,二山相向,多桃花,居民劈竹編簿,俗樸罕巾裹。禹期山相近為黿山,亦曰黿頭山,以形似產石,可作碑碣。其下有石如鳥立者,曰雞距石。又有若蹣跚見水面者,「黿殼石。」 西洞庭之北,貢湖中有兩山相近,曰大貢、小貢,禹治水曾駐此,故名。西洞庭山南三里有若五星聚,曰五石浮山,曰茅浮山,曰思夫山。秦時有人採藥不返,其妻思之至死,故名。有若兩鳥飛欲止者,曰南鳥、「北鳥。」 其西兩山南北相對而不相見,見則有風雷之異,曰大雷、小雷。稍北曰大干,小干與二干相連,曰紹山,在橫山北,山之土色純白如雪,曰「畽浮,曰東獄、西獄。」 相傳吳王於此置男女二獄。其前曰「粥山」 ,吳王飼囚者也。有若琴者,曰琴山,有若杵者,曰杵山。有對植者,曰大竹。大竹與衝山相近,有若物浮水面可見者,曰長浮,曰癩頭浮,曰殿前浮。三浮山之東與黿山相附而差小,曰龜山,亦以形似名。有二女相對立者,曰「謝姑山。」 小謝姑有若石柱。巀薛者,曰「玉柱山。」 稍西卻曰金庭山,其南為垓山,為歷耳山。中高而旁下者為「筆格山。」 驤首若逝曰「石蛇山」 ,有若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