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122

此页尚未校对

里。本名「銅官」 ,或云「洞觀」 ,唐天寶六載改今名。范山 ,在縣北三十六里,高七十四丈,周二百四步。相傳梁范冀兄弟居此,故名。又永安山,在縣北三十八里,或云即范山也。

小竹山 ,在縣西北四十一里。

石家山 ,在縣北三十七里。高五十七丈,周二里。

茯苓山 ,在縣西北六十五里。高數丈,周三百步,下有龍潭,石闌猶存。相傳舊產茯苓,故名「宛山。」或作「苑。」  在縣西南五十里。高七十丈,周五里,產石堅潤可為硯。

顧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高一百七十丈,周二十一里,東南屬本縣,西南屬無錫,西屬江陰,俗呼「三界山」 ,一名靈龜山,亦曰香山。

烏丘山 ,在縣東南二十七里。

黃土山 ,在縣南二十里。

塗崧岡 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塗崧鎮。「大江 」 在縣北四十里,與通州對岸。自福山港通至本縣,北連大海。

尚湖 在縣西南四里,長十五里,廣九里。昆承湖 在縣東南五里,廣長十八里,與尚湖相對,俗謂之「八字湖。」

梅李塘 源自雉浦入耿涇千步涇,迤𨓦常熟縣,東出許浦入于海。其西弓連涇、錢涇,其東哮塘。哮塘之南,焦莊涇、黃莊浜、李家浜,其西福山塘。

福山塘 自縣北四十里入揚子江,為福山港。其西鵧城港通暢塘,西為九折塘。南富平塘,富平之北為河陽塘,又北為奚浦。

言公井 ,在縣治北言偃舊宅旁。高啟詩:「千載汲未竭九仞功應深藝圃自可灌道源誰復尋」 雪井 ,在虞山。宋元祐中,海陵徐神翁弟子申將南遊。神翁曰:「逢虞則止,無雪則開。」 申至虞山,始悟其旨,遂插竹為庵。山峭無水,一日大雪,惟山拗不積,申鑿之,果得美泉。

煉丹井 在常熟縣舊致道觀,相傳漢天師孫張道裕煉丹處。明宋濂《丹井銘》引云:「宋淳熙中,浚井得藏丹石䃭,啟之,化為雙紅鴿,飛入尚湖。銘曰:『太陰委精自天一,融而為養液萬物,神丹浴之赤如日。有夫元巾發我室,雙禽衝霞飛翐翐,靈泉重噴甘逾蜜,飲焉壽與天地畢』。」

吳江縣

吳山 一名「吳山嘴」 ,在縣西北二十里。

龐山 在縣東南三里。古時有土堆高數丈,橫亙百餘畝。宋時取其土修塘,居民開墾成地,至今獨高,今仍稱「龐山」 ,其北龐山湖。

陸墓山 在縣境西北,由吳縣踞湖山脈,逶迤成隴,三面環山,一面臨湖。

吳江 在縣東。源出太湖,一名松江,又名松陵江,亦曰笠澤。流經崑山,入于海。春秋時,越伐吳,軍于笠澤,即此。唐白居易詩:「震澤平蕪岸,淞江落葉波。在官常夢想,為客始經過。水面排罾網,船頭簇綺羅。朝盤膾紅鯉,夜燭舞青蛾。」

姚成江 ,在縣東南三十里。

白蜆江 在縣東南

上湖 在縣南九里。上承河之水,下流入新湖。宋楊萬里嘗過此,有詩。

長蕩湖 在縣西南七十里。上承湖州諸溪水,下流入太湖。

六品泉 在縣南五里,唐陸羽品為「第四泉」 ,張又新品為「東南第六泉」 ,清激甘冽,烹茶極佳。《嘉定縣》

寶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依仁鄉。永樂十年三月,平江伯陳瑄督海運,築為表識,上建烽火。高三十餘丈,周圍一十五里。

應奎山 在縣學南,有寺雄峙。明成化間,乃築山以障之。嘉靖間,又增築焉,引橫瀝涇環其下,仍建青雲橋于上流。

東岡 在縣東南二里

青岡 在縣西五里

外岡 在青岡西十二里。

沙崗 在外岡南五里

淺岡 在沙岡東五里

雷墩 在縣西南五里

黃墩 在雷墩西南二十里。

白米墩 在縣東南七十五里。

青龍江 在嘉定縣西南三十六里。其水通東渡頭浦,西連白鶴江。

「白鶴江 」 在嘉定縣西南三十六里。其水南接青龍江,北出吳淞江。

太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