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一麟

黃府尹祠 在秦淮貢院左,祀府尹黃承元。張莊節祠 祀太子少保左都督張可大。在雨花臺、松風閣。祠向南,中為佛殿,右東向為閣,閣之北為小閣,為青竹軒。閣之後為半閣,殿之右為西軒。群室數楹,庖湢略具。先是,其子鹿徵購為讀書之地。崇禎壬申,可大死登州難,鹿徵伏闕上書,得賜祠祭,贈廕祠額「旌忠。」 例於里中建特祠,遵賜額。患難之後,力不能舉,乃奉主於閣之上,以妥時祀。乙巳,子鹿徵復奉先代神主於西軒,顏曰:「張氏家祠,歲時修祀。」 鹿徵無子,乃銘於東壁,以示後人曰:「高閣層軒,先靈妥焉。一木一石,一瓦一椽,皆經心血,護此几筵。灑掃必親,享祀必虔。勿替引之,是在象賢。鬻及借人,雜聚叢愆,是」 曰「不孝;罪通於天,神之聽之,苟曰無然。」 《汪文毅祠 祀》,明翰林檢討汪偉與繼室耿氏,同日死節。

皇清順治八年,詔恤「崇禎」死事諸臣,賜諡、賜祭、賜祠。

各有差。賜翰林院檢討汪偉祭葬,諡「文毅。」 建祠江南,賜田七十畝,春秋祀之。其子孝廉觀擇地於冶城之西,古城隍廟之北,西園故地而祠祀之。

陰山廟 ,在江寧縣西南十二里。晉建武中,王導於岡阜間,隱約見步騎數十,駐立壟上,導怪之,使人致問,俄失所在。是夜夢曰:「我陰山神也,昨隨帝渡江,寓泊於此,卿為我置祠,當福晉祚。」 導以是事聞,上為置廟,名曰陰山。宋開寶八年,平江南,曹翰重修,因為記,書於堂之西壁,今廢。蜀三大神廟 :清源君、梓潼君、白崖君,皆蜀中神。制使姚希得自蜀來,建三神廟於青溪之側,即今洞神宮是。

二郎廟 在西華門大街巷內,祈禱靈驗。順治己亥,馬鳴珮建痘神廟於旁。

華光廟 在上浮橋西

蕭公廟 在驍騎營西隅,臨城,明萬曆中重修,學士余孟麟為之《記》。

翔鸞廟 在武定橋南翔鸞坊,明萬曆中重修。五顯靈官廟 在聚寶門外來賓橋西南小巷西善橋。又五顯廟,鄉人香火亦盛。

劉公廟 在三山門外西南。

眼香廟 在牛首山旁。俗傳宋高宗妃避難於此,死而為神。眼疾禱之輒愈。

插花廟 在上元縣東清化鄉。廟建於元季,祀土神。明崇禎中重修,閩黃居中有《記》。

宗三廟 在三山

李氏女廟 在三山

西齊王廟 在東流,不詳所自。俗謂「夫人能治目疾」 ,並祀焉。

白仲都廟 在白都山

句容縣

社稷壇 在縣治西一里。明洪武元年立。舊在子城北,後移青元觀西南。

山川壇 在縣治東南二里。明洪武九年立。「邑厲壇 」 在縣治東北。

「鄉厲壇 」 凡十二所,在各鄉。

城隍廟 在縣治南,元立。明景泰三年重建。

皇清順治十三年重修。

關帝廟 一在東門,一在西門,一在南門內。宣聖廟 、一在福祚鄉許巷。紹興間,四十八代孫孔端隱立祠。明永樂間,五十八代孫孔禧移於今處。五十六代孫孔希潮記。萬曆間,六十二代孫孔聞敕重修,吳文梓為記。一在縣坊郭東南隅,四十八代孫端佐為記。一在承仙鄉北社村,子孫書香,蕃衍不絕。

真武廟 在縣東北隅。宋景定間建,今坊民重修。

三茅真君廟 ,按舊志,「漢詔敕郡縣修丹陽句曲真人廟,以茅君分理赤城,每年十二月二日,駕白鶴會於此。」

護聖廟 :在茅山元符宮,祀句曲山神,歲五月五日有司祭。

廣濟廟 在茅山前有龍池,相傳陶隱居豢龍於此,歲旱禱雨輒應。宋紹興,敕封「敷澤廣濟侯」 ,歲令有司驚蟄日祀之。

「夏禹王廟 」 一在「秋千村」 ,一在「赤山湖。」

梁文孝廟 在東門內。昭明嘗讀書茅山,邑人祠之。

文昌廟 在縣南政仁鄉東岡村。

駒驪山神廟 在縣東北移風鄉駒驪山下。「三義廟 」 在西門外關王廟後。

龍王廟 在縣東門內。明萬曆二十四年,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