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里,歲久荒頹。明弘治間,僧淨俊重修。

永寧院 在聚寶門外二里。

寶林庵 ,在聚寶門外三里,徐魏國公創。覆地松陰,古苔新徑,雨花欲盡,忽復得此。

瑞相院 在南城外西北,去聚寶門三里,羽林二郎岡。晉尼剎。至宋改為鐵羅寺,又改鐵索羅寺。齊為翠靈寺,又改妙果寺。宋改瑞相院,明因之。按《志》:「瑞相有二,此為太平興國二年,僧請其地重建。」 又碧峰寺,亦係瑞相,不知孰為舊基。惠應寺 在聚寶門外三里,明正德間建,今圮。崇因寺 在城南十里,石馬山之陰。宋時名曠野寺,齊廢,梁大同中復。唐開元中,以懶融嘗居,改禪居院。太和中改崇果院。宋改寺額曰崇因。明嘉靖間重修。此地舊為新亭,有王、謝遺跡。陳軒《金陵集》:劉誼詩云:「十里崇因寺,臨江水氣中。」 寺有觀音畫像,東坡頌。李端叔跋曰:「東坡南遷,嘗禱而應,遂作頌。前人已為刻石。後有詔所在,東坡文皆」 燬,人不敢違。余問石所在,曰:「幾碎矣。」 索之力,乃得於庫中米廩後,塵土深數寸,稍曳出,加湔洗,而燦然如未嘗毀者。蓋先是龐居士用其餘刻頌像,已斷裂,而頌獨全。

英臺寺 在南城外安德鄉,去聚寶門外十五里。按《乾道志》,「舊在新林市」

慈善寺 在南城外安德鄉。

興福寺 在南城外安德鄉,東去聚寶門外二十五里。

外永寧寺 在南城安德鄉北聚寶門外十里。明正德間創建。

德勝寺 ,在南城安德鄉西,聚寶門外三十里。《廣興寺 》,在南城安德鄉北,聚寶門外十里。明景泰二年,僧會興刱建。

智安寺 在南城新亭鄉北。明初,僧曇周塔院。景泰間燬,僅存僧院。

德壽寺 ,在南城安德鄉西,聚寶門外十里。天隆極樂寺 ,在南城安德鄉西,聚寶門外十里,明宣德間建,為天然和尚塔院,今漸圮。建初寺 ,在秦淮西南,即吳祗園寺。赤烏四年為天竺康僧建。唐曰「長慶」 ,南唐改「奉先。」

寧海寺 在聚寶門外三十里。明正統間,中使至西洋諸國,船回遇海風,作念佛,號「解脫。」 奏聞,賜建。

靜居寺 在南城江寧鎮東北。按《乾道志》:「本唐天福寺基,會昌中廢,南唐復為淨住院,宋治平改今額。明如之。」 按《實錄》,「梁天監五年,置淨居寺,歙州刺史劉威造」 ,即此。

清福寺 在南城安德門外,秣陵鎮北。

棲隱寺 在南城泰南鄉東,明洪武間創。葛塘寺 ,在南城泰南鄉東。

真如寺 在南城葛仙鄉昝巷北。明洪武間創,隆慶間重修。

妙明寺 ,在南城葛仙鄉北,聚寶門外四十里天竺山福興寺 ,在南城天竺山下,聚寶門外八十里。梁大同二年袁平造,唐上元二年僧道融移舊額改創。明初重修,唐碑在焉。

後陽寺 在南城祁門鄉西聚寶門外七十里,係萬回道場。宋開寶八年賜額,在後陽村,因名。後黎寺 ,在南城銅山鄉西聚寶門外六十里。舊名淨相院,唐天祐中建,南唐為泗州塔院。宋崇寧中改淨相院,俗呼今名。明洪武間重建。建昌寺 在南城山南鄉北聚寶門外九十里。按《乾道志》,「名建昌院。」

西林寺 在南城山北鄉西南聚寶門外六十里,宋紹定間建。

般若寺 ,在南城天王山南,聚寶門外九十里。元大德中,有法秀禪師止此。明太祖渡江,聞師名,入山,與語相契,敕建。其山形若蓮華,二水環繞,翠華臨處,荒林野麓,悉成靈區。

明性寺 在南城山南鄉南聚寶門外九十里。衲頭庵 在南城山南鄉南聚寶門外九十里。高臺寺 在南城山南鄉南。按《舊志》,「本高公臺院,宋景平中建。」

延祚寺 ,在冶城後。宋太始中,都人捨宅建寺。湘宮寺 舊在青溪橋北,本宋明帝故宅,費極奢侈。虞愿曰:「陛下起此寺,皆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極慈悲。」 帝怒曳去。

開善寺 梁天監十三年,以定林寺前岡獨龍阜葬誌公。永定公主以湯沐資造浮圖五級。十四年即塔前建寺。今靈谷寺是其地。

百福寺 在石灰山東。梁武帝與誌公同遊此山,建寺曰「同行」 ,亦名「聖遊。」 宋嘉祐中易名寶林寺。明洪武中重建,易今名。法堂前有奇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