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者,新舊亭各在一處。不然,李白所謂「金陵」 ,指鍾山耳。

翠微亭 在清涼寺山巔。南唐時建,宋乾道間燬,紹興中復建,隸淮西總領所。淳祐己酉,總領陳綺新而大之,為登臨勝處。今山頂如砥,殆其遺址。

紅羅亭 南唐時建。南唐後主作紅羅亭,四面栽紅梅,作豔曲歌之。韓熙載和云:「桃李不須誇爛熳,已輸了春風一半時。」 淮南已歸宋,《景定志》作羅江亭。

忠孝亭 在冶城卞壼墓側。南唐時建,名「忠貞。」 宋慶曆中改曰「忠孝。」

「半山亭 」 在鍾山,即宋王安石故宅。

郡圃諸亭 在建康府治內東北,鎮青堂之左右。《金陵志》:「鎮青堂在府廨東北,其上為鍾山樓,其後為青溪道院,木犀亭曰小山,菊亭曰晚香,牡丹亭曰錦堆,芍藥亭曰駐春」 ,皆在堂左。疊石成山,上為亭,曰「一丘一壑」 ,下為金魚池,曰「真愛」 ,其南為曲水池亭曰「觴詠。」 又其西為杏花村,「桃杏蹊亭曰種春,竹亭曰深淨,梅亭」 曰「雪香海棠亭,曰『嫁梅』」 ,皆在堂右,大抵皆馬光祖所建。青溪園亭 《舊志》:溪西自百花洲入,臨水小亭曰「放船。」 入門有四望亭,榜曰「天開圖畫。」 環以四亭,曰「玲瓏池」 ,曰「玻璃頃」 ,曰「金碧堆」 ,曰「錦繡叚。」 其東有橋,曰「鏡中橋。」 東為青溪莊,南有萬柳堤,榜曰「溪光山色。」 北有亭臨水,曰「撐綠。」 其徑前曰「添竹」 ,後曰「香遠。」 尚友堂西扁曰「香世界。」 先賢祠之東有亭曰「花神仙」 ,「清如。」 堂南,綠波橋西有亭,曰「眾芳」 ,曰「愛青」 ,其東又曰「割青。」 青溪閣之南,清風關之北有橋曰「傍花隨柳」 ,其中有亭曰「心樂」 ,其前曰「一川風月。」 自清風關東折而北,亭出溪東二:曰「看竹」 ,曰「蒼雪。」 其後則為「靜庵」 ,庵後有石亭,曰「最高。」 山後跨梁陟徑為堂二,前曰「閒暇」 ,後曰「近民。」 諸亭惟割青為舊,餘皆馬光祖所建。宋名青溪園為小西湖,今廢。按《南唐書》因山為基,似今鳳遊寺,是所以有「下瓦官」 之名也。

勞勞亭 在舊縣治西南八里勞勞山上,古送別之所。按《輿地志》,新亭壟上有望遠樓。宋元嘉中,改曰臨滄觀,即勞勞亭故基。李白詩:「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新亭 一名中興亭,去城南十五里,近江渚。按《丹陽記》:京師舊有三亭,俱廢。隆安中,丹陽尹司馬恢之徙創今地。宋孝武入討,至新亭,修建營壘。即位後,王僧達始改為中興亭。趙宋乾道五年,留守史正志即故基重建。按《世說》:過江諸人每暇日輒相邀出新亭,藉卉飲宴。周顗中坐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 皆相視流涕,惟丞相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 孝武寧康元年,桓溫來朝,王坦之、謝安迎於新亭,笑語移日。

臺城寺水亭 ,幽菁開敞,騷人墨客,多游詠其中。昔傳「在鳳臺山南傍秦淮」 者,非即陸機故宅王處士水亭也。

賞心亭 在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丁謂建。景定元年亭燬,馬光祖復立,為金陵第一景。按僧文瑩《湘山野錄》:「丁晉公鎮金陵,以周昉所畫《袁安臥雪圖》張於亭,屏郡守十四人,雖極愛,不敢取。後為一守,以凡畫蘆雁竟易去。」 又《續志》:「丁謂始典金陵,陛辭,真宗出《袁安臥雪圖》付謂曰:『卿到金陵,可選一絕景』」 處張此。謂張於《賞心亭》

折柳亭 在賞心亭下。忠定張詠建,為祖餞之所,久廢。景定元年,馬光祖重建。

練光亭 在宋保寧寺

風亭 在折柳亭東。葉清臣建,蘇州從事張伯玉為記。宋咸淳乙丑,馬光祖守郡,有以故基告者,乃累石為岸,創堂三間,前後軒如之。廚舍諸屋挾翼其旁,繚以花竹,亦艤舟勝處云。

王處士水亭 在齊南苑中,即陸機故宅基。白鷺亭 在賞心亭西,下瞰白鷺洲,景定元年馬光祖重建,蘇文忠軾嘗題其柱。王勝之龍圖守金陵,一日而移南郡,東坡居士作長短句以贈之:「千古龍蟠并虎踞,從公一弔興亡處。渺渺斜風吹細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駕飛車凌綵霧,紅鸞驂乘青鸞馭。卻訝此洲」 名,白鷺非吾侶。翩然欲下還飛去。

二水亭 在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西面大江,北與賞心亭相對。乾道五年,留守史正志因修築城壁重建。李白詩云:「二水中分白鷺洲。」 亭名取於此。

木牛亭 舊《志》在移忠禪院路西,去城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