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陵也。孟東野貞元中為溧陽尉,縣南有故平陵城,周十餘步,基址高三四尺,草木甚盛,率多大櫟,叢篠蒙翳,如塢如洞。其地窪下,積水沮洳,深處可活魚鱉,幽邃可喜,東野得之忘歸。

趙城 在縣治東五里,周一百步,漢趙王禹屯軍之所。按《縣志》,「唐中和二年立。」

舊縣城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今名舊縣村。城已圮毀,惟巡檢寨後小坡上有城隍廟。蔣日用《記》云:「自唐初武德三年於此置縣,及是已踰百年。至唐末天復三年,移治今所。後三年唐亡。」 則此城為溧陽治,與唐始終首尾蓋三百年云。義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有義城,山,下有村。梁城 ,在縣西五十里,周二百步。按《建康志》:「昔梁王建城於此」 ,當以漢梁敬王子劉欽封溧陽侯而得名也。濱湖有梁城廟,今廢。

黨城 ,在縣東十五里,周一百五十步。

永世城 在今縣南十五里。周三百步,址高一二尺。所謂「古縣」 者是。自漢元封中割溧陽之東為永平,建武初,改永安,晉太康初,復改永世,實一地也。宋元嘉中,省入溧陽。內有唐隆寺舊址,土人猶能指古狴犴之所。

雞鳴議事堂 在固城東三十里,不知建自何時,當即平陵故治之蹟。元許有穀詩:「幾處城荒舊堞崩,春風那復想平陵。」

讀書堂 凡三所。董永者,在縣西四十里。蔡邕者,在泰虛觀東北。韓熙載者,在縣後。周沔詩:「螢火不知人已去,夜涼猶傍竹窗明。」今蔡氏堂猶存,而董、韓已廢。《董永》當作「董平。」

道勝堂 宋侍郎劉岑宅堂也,不知何所。岑曾祖述以御史忤王安石,出知江州。司馬光折簡相貽,有「道勝名立」 之語。岑居溧陽,因以「道勝」 名堂。

射鴨堂 在平陵城,去縣治三十五里。元和初,縣尉孟郊建。

晚香堂 在縣南,趙丞相之別館也。堂前植菊,故名「晚香。」 理宗御書額賜之。

風月堂 在縣治之北。宋乾道初,知縣王季羔建。張孝祥有記。按《縣志》:「後人復建樓於其地,亦廢。」 明弘治間,知縣符觀於堂舊址掘得白鏹一甕,咸易粟以賑窮乏焉。

清閒堂 :在縣治後,陸子遹建。取《李白碑》「琴心清閒,百里大化」 之語。

無倦堂 在縣廳事東。乾道中,知縣喻安中建,程迥作《記》。今廢。

無愧堂 在廳事後。宋嘉定間,知縣李泰原建,王允文作《記》。逶迤齋、手詔亭、頒春亭,俱泰原建,不存。

近思堂 今縣衙內堂也,當即「清閒堂」 之址。「來月堂 」 在丞衙。縣丞衛樵建,今廢。

小山池亭 ,在平陵城小山側,去縣西北三十里。孟東野嘗宿此亭,賦詩。

寒光亭 在縣西七十里三塔寺,下瞰梁湖。宋乾道中,張孝祥於此賦詩:「亭依三塔占清幽,松竹環除翠欲流。曉色晴開千丈月,波光冷浸一天秋。瓊瑤影裡詩僧屋,雲錦香中釣客舟。風送不知何處笛,鴈聲驚起荻花洲。」

廣生亭 在縣東南,負城面溪。知縣鄧埏建,陸子遹修。亭後有放生池,亭廢,池尚存。

煙波亭  、綠淨亭 俱在縣治後城上,俯瞰清暉門,今廢。

北湖亭 在舊縣,李白登此望瓦屋山,感愴貞女之事以寄懷。《草堂詩》註云:「贈孟浩然,故有『與君拂衣去,萬里同翱翔』之句。」

靈雨亭 在儒學左,文昌閣之下。知縣王應麟以禱雨有應而名。今為王祠。

若木亭 在縣衙東。亭有喬桑,百餘年物也。知縣徐一經朝夕治事於此,孔自來作《記》。

《大圓鏡》亭 在縣治西北城上。江山之秀,流覽無際,因以為目。今不存。

太白酒樓 ,不知屬何所。《青蓮詩》云:「溧陽酒樓三月春,楊花茫茫愁殺人。」 存此以志高人之概。邑令徐一經於上水關建一樓,表以斯名,并勒白詩,用存勝概。

閬風臺 在縣西城上。遙瞻茅峰,下映瀨水,亦一勝概。

竹賓軒 在縣衙東,知縣張瓚建,徐一經題額。「鳳棲軒 」在舊主簿廨,取枳棘鸞鳳之義,今廢。懷曜軒 在典史衙,景貞曜先生而名也,今廢。按:「貞曜」 即「東野。」

常寨巷 在西門外。明初丙申二月,常遇春以管軍總管渡江有功,命守溧陽,立寨於此,俗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