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83

此页尚未校对

都建康,遂往勞軍,以城屬焉。今遺址尚存,林木繁茂,幽雅僻靜,人多遊覽焉。

茅城 ,在縣南二十里。相傳三茅祖師煉丹處也。有城,今廢。

劉家垛 ,在縣西南二十七里。宋忠臣劉綰肇基於此,名《垛上劉》。

磚牆 在縣西二十五里。相傳宋周察舊宅也。察父省仕待詔,遷御史中丞,察從父至京,嘉熙二年尚公主。淳祐中,命知府孟珙卜周瑜舊宅,修為察居,以磚為垣,周一里。至明初,造京師城,有周昭者,拆其牆以赴,工得先完。太祖嘉之,賜名周,先授太倉鎮海所百戶。今遺址尚存,長六丈餘,厚二尺,磚有《孟修記》,至今稱為磚牆。周丹井 在尋真觀,相傳為許旌陽煉丹井也。上有柏,大十餘圍,枯幹,皮不束,附榮者發葉茂盛,與枯枝間出義椏特起,如虯龍爪距,巔皆倒掛,若攫拏狀,云為旌陽以枯柏植而復生者。仙人路 ,在秀山,形如之字,四面皆然,相傳有異人以鞭畫之如此。

陵墓附

本府。上元、江寧二縣附郭。

周伍婆墓 在丹陽西溪上,即古江寧境。相傳伍子胥祖母墓,至今溪上猶突然一墩,上圓徑丈,高倍之。林木陰翳,為居人遊觀之所。

西漢甄邯墓 ,在後湖側。《南史》:「宋張永常開元武湖,遇古塚,得銅斗一,有柄。文帝詢之著作郎何承天曰:『此亡新威斗,王莽時三公亡,皆賜之,一在塚外,一在塚內。斗為天之喉舌,皆取象焉』。」 時居江左者,惟甄邯為大司徒,必邯之墓。又啟塚內,更得一斗,復有一石銘云:「大司徒甄邯墓。」 吳大帝陵 ,在鍾山陽,今孫陵岡上。《吳志》:「赤烏元年,追拜夫人步氏為皇后」 ,今葬蔣陵,有步夫人墩,墩側即塚地。

諸葛恪墓 ,在石子岡。恪為孫峻所殺,投之石子岡,今不知葬處。

張悌墓 在板橋西

甘寧墓 ,在直瀆山下。舊傳墓有王氣,孫皓惡之,鑿其處為「直瀆。」

「晉元帝《建平陵  》。」 「明帝《武平陵》。」

成帝「興平陵  」 、哀帝《安平陵 》,俱在雞籠山,皆不起墳。

穆帝永平陵 在幕府山西,俗傳「穆天子墳。」 康帝崇平陵  ,簡文帝高平陵。

孝武帝《隆平陵  》。安帝《休平陵》。

「恭帝沖平陵 」 五陵俱在鍾山。

山簡墓 ,在樂遊苑內覆舟山之陰。

溫嶠墓 初葬豫章,朝廷追思之,乃為造大墓,還葬幕府山陽。

郭璞墓 在元武湖中,湖中有天語亭。韓國藩《詠郭璞墓》結句云:「莫因葬法知龍角,天語而今在上頭。」 世傳郭墓在金山下,未知孰是。

卞壼墓 在今朝天宮西。晉蘇峻之亂,右將軍壼戰死,二子眕、盱同死難,並葬冶城。宋義熙間,盜發塚,壼面如生,兩手悉拳,瓜甲穿背,詔修之。明洪武中,太祖微行至朝天宮,見一婦人素服行哭,已而大笑。太祖問曰:「夫人何笑,哭之頻?」 對曰:「吾夫子皆死,是以哭。然吾夫為忠臣,子為孝子,是以笑。」 太祖問墓所在,指之曰:「去此數十步。」 明日使人視之,乃卞壼墓也。乃為立廟。

王導墓 ,在幕府山西,與宋明帝陵相近。顏含墓 ,在靖安里。曾孫延之《銘》,「十四代孫真卿重書立石。」

謝濤墓 ,在上元縣土山。

陸玩墓 ,在雞籠山。玩為太尉卒,給兵千人,守塚者七十家。子尚書令納,亦葬此山。

《冥漠君墓 》,彭城王義康修東府城,得古塚,改葬東岡,命謝惠連為文祭之,假為此號。

謝惠連墓 在宣義鄉,與本業寺相近。

謝靈運墓 ,在上元縣本業寺。

柳世隆墓 ,在倪塘。世隆曉術數,於倪塘創墓,與賓客踐履,每往,常坐一處。及卒,墓正其坐處。劉巘墓 ,在青龍山。

裴邃墓 「子之禮,梁黃門侍郎。」 邃墓在光宅寺西,至今松柏茂盛。

王祥墓 ,在縣西南八十里,有斷碑。

衛玠墓 去城十里,在新亭東。玠以天下亂,扶母留建康,姿容之盛,觀者如堵。卒年二十七,人謂「被人看殺。」

阮籍墓 在「鳳凰臺」 下。

謝安墓 在城南梅岡,墓前有無字碑。《漢晉紀事》云:「安墓前無字碑,為其功德難述。」 按《南史》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