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5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七十八卷目錄

 蘇州府部彙考十

  蘇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職方典第六百七十八卷

蘇州府部彙考十

蘇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府志

本府。吳縣長洲縣附郭。

報恩講寺 在府城內北陲,故稱北寺,本通元寺舊址。吳赤烏初,孫權為乳母陳氏刱。隋吳令孫寬廢之。唐僧慧頵再建。開元中詔改開元。乾寧間燬於兵,吳越錢氏移支硎山「報恩寺」 額於此,故名。梁僧正慧造浮圖於中。

承天能仁禪寺 在府城內治北甘節坊內。梁衛尉卿陸僧瓚捨宅刱,初名廣德重元寺。《吳地記》云:「僧瓚見住宅有瑞雲,奏為重雲寺。臺省誤書雲為元。」 宋初,改承天。宣和中,禁稱天聖皇王等字,遂改能仁。元並存故額,稱承天能仁。又名雙峨寺,以寺前有二土阜也。或云:舊有二異石,故名。寺有無量壽佛銅像及萬佛閣、經鐘二樓相繼燬,至元間重建。至正末,張士誠據以為宮。明洪武初,復為寺,立僧綱司於寺內。宣德十年,巡撫侍郎周忱建「賜經閣。」 正統八年,寺俱燬。成化十年,僧道澤、戒昌重建。萬曆初,優婆塞性仁募建「西方殿。」

雍熙寺 在府城周武狀元坊內。本周瑜故宅,梁為陸襄太守宅。天監二年,捨以為寺,僧清閑開山,名「法水寺。」 唐僧壁法重建,宋改今名。元燬。明洪武初,以其地為城隍廟,僧廣宣乃即城隍廟左重建。成化二十二年僧宗翼修。萬曆元年僧名空重修。天啟五年僧默大修。

東。華嚴講寺 在府城周武狀元坊內。吳赤烏間僧德雲建。旁有張大帝祠,俗稱「大帝廟。」 宋咸淳初賜今額。明永樂二年住持性乘建講堂。西華嚴寺 ,在府城內西北隅。舊名「華嚴梵行院。」 元至元二十年報恩寺僧同覺開山,其徒玄沖嗣建。明洪武間歸併報恩寺。正統間重建,萬曆四十七年燬。崇禎十二年住持西如復建「朱明寺 」 ,在府城內城隍廟西。晉朱明,富而孝友。其弟聽婦言,避兄離居,明以金糓盡與弟,唯留空室。一夕風雨,財悉飄還明宅,弟與婦媿而自縊,明遂捨宅為寺,後為民居,繼為官署。至

皇清順治十一年,巡撫周國佐因署中屢見「神光」,遂

遷南城,發地得須菩提碑刻五百羅漢,「朱明」 字蹟在焉。副戎朱光照異之,重建「娑羅閣。」 巡撫張中元捐造準提閣,漸成叢席。

《海弘寺 》:在府城內朱明寺南。創自樓子和尚至,康熙十年,儈竹懷重修。

景德教寺 在府城內黃牛坊橋東。晉隆安中,僧法震建。本王珣故宅。元末燬。明永樂二年,僧智仁偕徒嗣賢、如珦、淨琚重建。楊載、姚廣孝俱有記。嘉靖四年廢。

觀音寶林講寺 在府城內西北隅。舊名「寶林庵。」 元至正間,僧圓明開山,其徒拓之。明宣德二年燬。正統十一年,僧曇英重建,奏改今額。內有「栟櫚逕」 、梧桐園、水竹亭、山茶塢、煮雪寮、「停鵠館」 諸景,沈周各有題詠。

定光講寺 ,在府城內徐胡橋西。宋景定間,崇慧僧創建。乃定光佛再世,始稱庵。明英宗召天下名僧講演經典,寺僧永琮本賢首正宗,應召稱旨,賜紫伽黎,敕額「定光講寺。」

瑞光禪寺 在府城盤門內開元寺南。吳赤烏四年,孫權為報母建舍利塔十三級,僧性康居之,名普濟禪院。唐天福二年,僧智明、琮遠重修寶塔。宋元豐二年,神宗命漕使李復圭延圓照宗本禪僧說法。時有白龜聽講,法鼓自鳴,翠竹合歡,寶塔放光,故堂名「四瑞。」

泗洲教寺 ,在府城內杉瀆橋東南。本報恩寺子院。宋景定間,僧惟一感泗洲大聖夢,移置南城。頭陀現相,指地開山,四圍繞河,賜額「泗洲禪寺。」 崇寧間改教寺。明初為叢林寺。嘉靖間燬。隆慶三年僧淨明重建。天啟五年大雄殿崩墮。龍興禪寺 ,在府城內縣治西。范文穆《成大志》云:「梁置。」 《吳地記》云:「則天后置,御書額。開」 元五年再興。刺史張廷珪募勒御書於碑。然房琯所撰碑,與此不同,明初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