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6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谷水 一名谷泖,一名華亭谷水極清冷。《吳地記》:「海鹽縣東北二百里有長谷,陸遜、陸凱居此。水東二里有崑山,其父祖葬焉。」 陸機詩:「髣髴谷水陽,婉孌崑山陰。」 則此水在崑山之北。《寰宇記》:「華亭谷水下通松江。水經松江東南行七十里,入小湖。自湖東南出,謂之谷水,南接三泖。」 士衡詩所云,即此水也。《方輿勝覽》:「谷水」 出吳小湖,經由拳故城下。則谷水在長泖北,屬青浦,而遜凱士衡所居亦在是矣。《神異傳》:「由拳秦長水縣,後陷為谷水」 云。按《明一統志》,谷水出鱸魚、蓴菜。急水港 在縣西南五十里,長二十餘里,闊處至三十丈,西接吳江白蜆江,乃東江之上流也。金澤塘 在澱山湖西南,東南流入泖,其西為西黿蕩,與吳江縣分界;東為《東清漾》,西北為「周莊,北為甫里」 ,屬長洲界。

章練塘 在金澤南。其源出陳湖,東流入泖,其入處與泖塔對。其一支東南流入泖者,曰「曹墳港。」 南為濮陽塘,又南小貞、大貞二塘。其西通白牛塘,東入泖,北為毛練蕩、王家涇。

濮陽塘 在章練南,其東北由大蒸入泖,上有濮陽王廟。

小蒸塘  、大蒸塘 並在濮陽南。其西通白牛塘,東入於泖。北為毛練、白蕩,為王家涇,其地有古濮陽王墓,元嚴陵邵桂子別業在焉。按:濮陽王墓蒸土為之,其地因有「大蒸」 、「小蒸」 之名。白牛塘 其源自當湖來,過雪水涇,至楓涇,過潛鳳橋,又過牛滑橋,北流入長洲界。茱萸港在其東,自谷水至此,為三泖西界之水。

葑澳塘 在三泖東。其南連走馬塘,北通南曹港。其西一支為龍河。龍河之西,即澱山也。

水利附        府縣志合載

上海縣:按:「華亭婁縣」 無考。

將軍堰 晉左將軍袁崧所築,因以為名。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北三十五里。

薛家浜石閘 在小南門外,明萬曆二年建。「日赤港」 石閘 ,在西城外六里許。明萬曆十三年本府通判鄒志學、知縣顏洪範築。

龍華石閘 在龍華江內。明萬曆年間,知縣劉一爌用徐伯光啟議築,陳所蘊有「記」 ,今廢。郎官橋堰 在肇家浜,因浦近城,故築。吳淞江新石閘 ,在北門外。吳淞江二壩

皇清康熙十一年,蘇松常道韓佐周築。

「護塘 沿塘舊有遺址。明成化七年,海泛溢。九年,巡撫都御史畢亨、巡按御史鄭銘、督水僉事吳㻞,交檄府縣修築」 ,西接華亭,東北抵嘉定,凡長一萬七千七百四十八丈。歲久傾頹,修葺不時。嘉靖二十二年,太學生喬鏜捐貲倡修,兩月訖工。凡九十里,開竇八處,民甚利之。

備塘 在護塘外,自南起至北止,長九千二百五十丈五尺。萬曆十二年知縣鄧炳起工,至十三年工始成。

青浦縣

捍患隄 在海隅鄉邑之西郊,地勢卑窪,又濱於湖,故恆有水患。明弘治七年,知縣董鑰請於撫按官,乃築此堤,延委百餘里。錢福有《記》。吳淞江閘 ,宋大觀三年,兩浙鹽司請開淘,松江復置十二閘。元大德九年,江水湮塞,任仁發請疏之,特命平章董濬鑿之役,復置閘竇,啟閉以時。

松江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華亭縣婁縣附郭。

松江府城池 廣袤凡九里一百七十三步,高丈有八尺,壕廣十丈,深七尺。門凡四,東曰披雲,西曰谷陽,南曰集仙,北曰「通波。」 水門各附其旁。門有樓,樓外為月城,元末張士誠據吳時築。明洪武三十年,因而葺之,立松江守禦千戶所,專管守護城池。上建敵臺二十座,窩鋪二十六座,雉堞三千三百八十九垛。其地後殿九峰,前襟黃浦,大海環其東南,三江繞乎西北,平疇沃野,四望極目,東南之重地也。嘉靖間,島賊入寇,知府方廉捐俸增葺。萬曆二十三年,華亭令王廷錫葺治,旋崩。二十六年,巡撫趙可懷檄令重繕,高闊並加五尺,外壕深廣皆濬治如初。萬曆三十六年,傾於積雨,凡數百尺,華亭令聶紹昌修築。崇禎三年,郡守方岳貢修葺,增高城堞,修建窩鋪敵臺,各置軍兵防宿。編號分明,遞籌擊柝。城樓四座:東曰「迎生」 ,西曰「寶成」 ,南曰「阜民」 ,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