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8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十八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十二

  常州府祠廟考三寺觀附

職方典第七百十八卷

常州府部彙考十二

常州府祠廟考三寺觀附通志縣志合載

江陰縣

乾明、光福禪寺 初,本二院。一唐乾貞時邑人周奉思捨宅建,名「崇聖。」 宋太平興國間,賜額「乾明。」 《一》、至和中,邑人孫諫捨產建,名「華藏」 ,為乾明院。治平中,賜名「壽聖。」 紹興中,避高宗號,改名「廣福。」 乾道九年,知軍嚴煥請於朝,始併為一寺,殿閣崇嚴,為諸山領袖。置僧會司其中,領寺七,歸併庵院四十一。右有觀音殿,其像於宋天聖元年泛海,至傳為水沉香所刻。明成化間,中旨取之,驗非是,乃已。弘治七年,知縣黃傅以設會聚眾,有害於民,火之。殿後有萬佛閣,天順中建。弘治中,柱中火起焚燒,併延旁翼院宇數百楹。嘉靖十五年,正殿輪藏殿俱火。至萬曆十年,重建輪藏殿。十一年重建正殿山門。三十四年重建水「陸堂。」 萬曆甲寅,創學使署,始削去寺之西翼。

皇清順治中,「城守」、水師兩營兵丁《占居康熙辛酉總》。

兵,劉驅之,僧出金置房,以便其遷徙。先是,康熙癸丑,學使虞二球,捐修正殿、法堂,主僧智潤受洞宗付囑。卒塔於華山松陰庵之右。

報恩光孝禪寺 在君山麓。唐天祐時知縣張可琮建,名「永壽。」 宋淳化改「壽寧。」 紹興間,為高宗追福之地,賜今額。元至正壬辰毀,明洪武元年再建,尋廢。宣德十年重建。明末僧寮悉毀。

皇清康熙十一年,割其地為水師之營房。

香山觀音禪寺 在顧山麓。宋建炎初建為顧山庵。元季廢。明洪武三年重建。景泰中,僧玉珂改建,請額于朝。天順三年賜今額。相傳梁昭明太子讀書處。

迎福講寺 在南街,初名「報恩。」 唐天祐中,邑人陶靜捨宅建,殿梁中斷,俗名曰「破寺。」 其牆方勝,相傳魯班遺蹟。中有池,復法師擲筆生蓮花。明萬曆中,因建冰蓮堂于其上。

太平興國教寺 ,在南街。宋太平興國中建,遂名之。大觀初,燼于火,惟存浮圖。當升縣為軍時,即其地為縣。宋末縣廢,元復為寺。至正庚申兵廢。明洪武十七年又建。其浮圖屢有增修。

皇清順治六年七月,放五彩光,凡一十六次。康熙乙

卯寺僧照行等重建大殿禪堂修塔。

禪鄉教寺 在利城。五代宋黃門侍郎蕭惠開建。歷代因葺,元季毀,明洪武元年重建。

皇清增建大悲閣。

太清教寺 在砂山麓,本太清觀舊址。唐天祐中,民人陸頓、戴思逵共建。宋景德間,賜額「景德院。」 元至正間,改太清寺。後兵火廢。明洪武元年重建,邑人卞榮記。成化及崇禎中,屢修。

祥符寺 在縣治東北隅。本古永安院,晉庾、米宅也。宋大中祥符中,改今名。元末廢。明洪武中修建,尋圮。萬曆中,又經重建。後殿宇再遭毀廢,惟僧寮僅存。

皇清康熙十一年,割其址建「水師營房。」

悟空寺 在金鳳鄉。隋林王氏捨宅建。丁弘道《記》云:「隋文帝時,林王捐其舍宅,檀信樹爾藍牆,額懸招隱之名,位壓澄江之上。」 南唐保大間,建鐘樓。宋太平興國中,改悟空。元末火廢,浮圖僅存,名華藏塔。明洪武年間修。隆慶中,副使薛甲重修。

皇清康熙十一年重修。

報恩寺 在後梅鎮,宋淳熙四年建,有塔名「報恩。」 元季毀,明洪武中修,崇禎中重修。

永安寺 在夏港寺西。宋咸淳年間,徐統制捨地建。元季毀,明洪武六年重修。

永壽寺 在楊舍。宋靖康元年建,元末廢,明洪武元年重建,萬曆年間修。

禮敬寺 在寶塔池鄉。宋乾道間建,元季廢,明洪武元年重建。

皇清康熙年間重修。

元妙觀 在縣治南。宋大中祥符二年詔建,額曰「天慶。」 先是元年正月,天書降,詔為天慶節。比年十月,令天下建天慶觀。元元貞元年,改元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