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8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倪瓚故居,旁列碧梧奇石,設古尊罍、彝鼎、法書、名畫其中,非楊維楨、張雨諸人不得至焉。他有「雲林堂」 、「朱陽館」 之屬,以清閟為最勝,其名至外國使臣皆知之。

王舍人畫壁 ,在聽松菴。明王紱嘗病目,寓菴之秋濤軒。既愈,圖廬山景于軒之左壁,黃少保淮乃作長歌題于其右。時有竹工至自吳興,因造爐式,使編竹為之,高不盈尺,圓上方下,類道家乾坤壺,而規制精密。于是時之名士皆為題詠,并圖畫以傳,凡為二軸。後壁燬于火,唯竹爐卷猶存。邵文莊寶嘗記其流傳之始末甚詳。「碧山吟社 」 ,明景泰末,邑諸長者共為觴詠之會。其地闢于秦修敬旭,會凡十人。李絅菴庶年八十有六,旭少一歲焉,陳遜菴履八十有三,陸竹石勉少履一歲,高梅菴直七十有九,黃杏軒祿七十有三,楊聽玉理少祿一歲,陳玉溪懋六十有九,施博野廉六十有一,惟潘玉林緒未六十最少。諸君重其人,援以入焉。時際承平,人皆大雅。時則有陳秋林勉歸自工部,盛冰壑顒歸自都臺,旭子中齋夔歸自江藩,間一至會不在恒數。于是巡撫王端毅恕聞而求造焉。沈啟南周為之圖,以傳其事,人如洛下,蹟擬西園。其地則惠山之陽,二泉之南,門署「碧山堂」 ,名「十老。」 又有濯纓之亭、涵碧之池、芙蓉之徑,古木之陂,今其詩卷具在,而遺構已墟。《十老》後六十年,旭曾孫瀚修復之,因與顧憲副可久、王僉事問、華學士察、王侍御瑛賦詩,其中風流再嗣,非復布衣,自是未有興者。

小心齋 顧端文憲成讀書處在涇里,旁有「同人堂,月集諸從游者會焉。其人則史孟麟、丁元薦、夏臺卿、安希范、尹嘉賓、繆昌期、錢士升、錢謙益、馬世奇、吳鍾巒。」 又張可大,以武人來受業,後卒死登萊之難。

《水居 》在五里湖之濱。高忠憲攀龍築,廣袤不數十步,芰荷之池四匝,通以小橋。池外為隄,隄外為湖,而漆塘、軍帳諸峰,始沿洄錯列于其上。忠憲筮仕,行人即抗疏歸,棲遲于此者垂三十年。自言「几席湖山,衣被風月,飲食圖史,皆此地也。」 其右曰「可樓」 ,前曰月坡,每日晚,漁舟數百,環衛其下,主人歲時慰勞焉。

「澹寧」 居 馬文肅世奇讀書處,地僅方丈,而名滿四海。曾在青果巷,後遷西溪。

寄暢園 在惠山寺左。初本僧居,曰「南隱」 ,曰「漚寓。」 明正德中,秦端敏金并其地以為園,名「鳳谷行窩。」 其中喬松古木,合圍者以數百計。後倚一墩,周文襄忱嘗至山寺,以形勢左豁,命聚土築之。其園蒼涼廓落,初不以一亭一榭為奇。後六十年,歸其族孫,都御史燿,始增葺焉,易其名曰「寄暢。」 後頗分裂,三傳而封,庶吉士德藻,又合并改築之。先是雲間張南垣璉累石作層巒濬壑,宛然天開,盡變前人成法,以自名其家。數十年來,張氏之技重天下,而無錫未之有也。至是以屬璉從子名鉽者,俾畢其能事以為之。園成,而向之所推為名者,一切遂廢。廳事之外,他亭榭小者,率易其制,而仍其名,若知魚檻之類是也。又引二泉之流,曲注層分,聲若風雨,坐臥移日,忽忽在萬山之中。蓋自端敏迄今二百餘年,雖中更盛衰,而未嘗易姓,故論者以為難焉。康熙二十三年冬。

「乘輿式臨泉上,遂幸茲園。」又五年《己巳》。

東巡還自會稽夜抵錫山。駐蹕黃埠時,萬姓歡呼。燈

火匝地。及明而放艇山中,遂步

玉趾再臨寄暢。循覽移時。因取

御書「品泉」二字。

命前諭德臣松齡刻《扁泉上》,而以墨本。

賜之。于是遠近聞者、咸謂平泉綠野皆人臣所得自

致未有屈

萬乘之尊,一幸再幸,如《茲園》者,蓋不獨秦氏之盛事。

抑亦山川之榮也

愚公谷 在惠山寺右,當春申澗第一曲。中有龍縫泉,又名「龍淵」 ,初亦僧居。明正德中,馮僉事夔毀菴為園,因自號「龍泉居士。」 夔沒,園歸,顧同知起綸作墓地。既葬而遷,乃屬鄒副使迪光撤其舊而益大之。前自春申澗至其後,名「秀嶂街」 ,廣袤各數十畝,異花珍石,崇臺閒館,虹梁月渚,參錯奔赴。而其後為十二樓以居姬侍焉。迪光解組既早,懷抱有餘,性好土木,日遷月改,旬日再至,多非舊觀。而位置落落,不事雕繢,自然大家,此其所長也。風泉之隙,則梨園兩部,魚唄六時,互相應答,亦塵中之異境。其自為《記》曰:「身死之後,當傚周顒、王珣故事,施為佛剎,聽其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