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9 (1700-1725).djvu/10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二十八卷目錄

 鎮江府部彙考四

  鎮江府封建考

  鎮江府公署考

  鎮江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職方典第七百二十八卷

鎮江府部彙考四

鎮江府封建考    通志府志合載

「《丹陽哀侯 敢》,《江都易王非子》。」 元朔元年,析封侯於《丹陽郡》之丹陽縣,食邑蕪湖。元狩元年薨,無後,國除。

雲陽亭侯 蔣默,父橫,光武時討赤眉有功,以譖被誅。子九人渡江散處,帝尋悟,錄其後,封𪐝雲陽亭侯。

丹陽侯 馬遵,永元四年,以程鄉侯徙封,因叔父馬光善竇憲故也。安帝永初七年,鄧太后詔「諸馬子孫還京師。」

三國吳

徐陵《亭侯 華覈》。吳名丹徒曰「徐陵。」

雲陽亭侯 朱據字子範吳大帝黃龍元年遷都於建業徵據尚公主乃拜左將軍封雲陽亭侯。

丹徒縣侯 桓,字叔武,《孫河》之子。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

丹陽侯 應,建安二十四年,以錄其父皎《從定荊州》功封。卒,無子,弟晞嗣侯,有罪自殺,國除。晉

曲阿縣公 高光,先,封延陵縣公,食邑千八百戶。以討《成都王》功,贈曲阿縣公。

丹陽郡公 包佶

金壇縣開國男 張縝

丹陽郡開國侯 湯《鵬舉》:

金壇縣開國男 湯《宋彥》。

丹陽縣男 孫炎

鎮江府公署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丹徒縣附郭。

府治 自漢末、六朝、唐及五代,規制皆不可考。唐《元和郡縣志》:蔡謨、謝安作鎮,並于北固山上作府庫,儲軍實。因山為基,自譙門升踰數百級。宋至和二年,郡守張昇環視公庭,階墄崇峻,比按民牒,語不相聞,迺重建,隳高培卑,惟以近民。宣和中,郡守虞奕又拓大之。府門南嚮,次為儀門,中為宣德堂。先名「承宣」 ,紹興間建。端平丙申罹兵火,郡守吳淵重建。兩廡為吏舍,旁植井亭二,中立戒石亭。高閒閣在堂之後。元延祐戊午總管李汝楫重建。近民軒在堂之東。架閣庫二公廚在東廡外。舊譙樓在府門子城上。端平丙申吳淵建。樓上設大秤,定晝夜時刻,甚準。元大德辛未樓為颶風所仆,而錫壺獨存,後以銅為之。《宣詔》《頒春》二亭在譙門外。明洪武初,郡守楊遵即宋、元舊址創造,中為堂曰「宣德」 ,後改名「忠愛」 ,又曰「奉公。」 左為照磨所,右為經歷司,吏廨列於兩廡。中為儀門,外為前門。門之上為層樓,門外構屋兩楹,以覆版牓。又外百步許為麗譙。麗譙亦宋、元舊築。奉公堂之後為郡守宅,左前一區為宣化坊。郡吏舍則在儀門之左右,後改為寅賓館、推官衙,而吏舍移於檢校廢宅。廣盈庫在照磨所後,架閣庫在推官衙西。正統庚申,奉公堂將壓,郡守郭濟改創,并築旌善、申明兩亭於麗譙旁。景泰壬申,郡守張岩於前門之樓前作宣化坊,增「承流」 二字於前。甲戌,郡守白仲賢作后土祠於門樓內之左。隆慶己巳,郡守胡維新建「寅賓館」 三楹於祠後隙地。弘治己酉八月火,堂廡蕩為一空。同知周鳳鳩材鼎建,徙宣德堂少前,拓奉公堂,并東西吏舍一新。辛亥,郡守鄭傑再建門屋五楹,通加繕葺。郡守王存中更修麗譙,開廣府西街。正德辛未,郡守羅循於譙樓之南創闢街二,左緣日精山麓至於定波門,右由萬歲嶺迤邐達千秋橋,甃以甎石,倏成通衢,二街尋塞。萬曆丙子,郡守張純再闢之。《左》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