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9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修。丁酉,邑令龐時雍以對山三面餘地久為民居所侵,撤其藩垣,請復故址,仍植松柏二千餘株。

皇清明倫堂圮,郡守塗廓捐貲買楊文襄一清御書。

樓改建「明倫堂」 ,規模高敞,殊勝于舊

文廟宋太平興國中,郡守柳開創新於學之西。紹

興九年,燬于火,郡守程邁復建門,列戟二十四。十二年,郡守劉子羽作後殿三間,以藏高宗賜書,凡五十四軸,又名「御書殿。」 嘉熙三年,郡守劉復建新殿廡明。景泰三年,郡守張岩遷學,營廟于學之東首,立大成殿于日精山之南。岩去,同知俞端立兩廡,前為戟門。天順初,郡守林鶚作櫺星門,七年復修,立《新遷學碑》。「正德五年,櫺星門壞,郡守丘經復修立之。嘉靖元年重修,嘉靖九年更塑像,設木主。萬曆二十四年丙申,郡守王應麟從訓導李天培議,更新兩廡,并修啟聖祠。神主俱用柏木,高廣其制,鐫名于主陰以辨之。萬曆三十九年,郡守霍鎮方重修。天啟五年乙丑火。崇禎六年乙亥,巡按御史陸捐千金重」 建。

皇清順治十四年,殿廡及內外垣牖,幾近傾圮。諸生

捐助修葺,丹雘復新。康熙十一年壬子,兩廡傾圮,郡守高得貴修葺大門及圍牆傾廢者,並重建泮水石梁,於明倫堂南清華所故址,立龍門一座。二十年,江鎮道參議孔興洪、知府高龍光從教授范勰議,復修兩廡。大殿五間,兩廡東西各十八間。祭器庫即在東廡二間,戟門五間。兩廡外泮池。戟門外石橋跨池上櫺星門三座,萬仞宮牆。櫺星門外前對山石,池前丈步,載在《石碑》。兩齋東西各九間,舊為「志道、據德、依仁、游藝。」 儀門三間,龍門一座,舊係清華所故址。學門三間,在櫺星門東。敬一亭舊在明倫堂後,久廢未修。

學田 元賜學田,大率田地山蕩共計二百九十七頃有奇。明初,每歲學糧有千石,後僅存郡守林華所置學田十頃二十九畝,詳薛應旂《記》。至明季,復被侵隱。今所存從新議,盡歸丹徒縣徵比,田租起解上司,以充別項。

丹徒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儒林里淮海書院旁。宋崇寧以後傾圮,附于郡學東隅。建炎兵火,與郡學俱焚。紹興十七年復建,乾道七年重修。元延祐六年,教授朱天珍建議,仍建縣學于儒林坊。至正乙酉,蒙古答察兒監邑,作明倫堂于大成殿後,旁立兩齋,東曰「成德」 ,西曰「育材」 ,作杏壇亭、膳堂于堂後,前為儀門。明洪武初,仍舊學,築觀德亭于射圃東學倉于儀門內。正統乙丑,燬于火。教諭鄧宜等請于巡撫周忱重建。天順壬午,郡守姚堂鑿泮池,設門廡,東立儒林坊,訓導徐安經理告竣。景泰甲戌,復加修葺。成化五年丙申,巡撫牟奉撤報親道院,以其地建尊經閣,構號房二十間。弘治癸亥,郡守王存忠擴地立門,置坊牌二座,一曰「德配天地」 ,一曰「道貫古今。」 正德戊辰,大成殿將頹,郡守丘經撤而新之。庚辰,知縣李東建明倫堂兩齋,益培基址。此儒林坊舊學之沿革也。嘉靖元年,提學御史蕭鳴鳳念舊學湫隘,廟祀弗稱,因大學士楊靳議,特遷于朝陽門仁安坊壽丘山南麓,即龍華寺故址。堂齋門制如前。堂之東建正殿兩廡。櫺星門之外為石池,殿後為尊經閣,閣後為啟聖祠,作廨舍于堂之西。四年乙酉訖工,復創敬一亭于堂北。二十二年,知縣趙河修、巡按御史尚維持于櫺星門外設門屏一座,扁曰「太和」 「元氣。」 分列東西為二坊,一曰「成德」 ,一曰「育材。」 萬曆九年,知縣鍾庚陽將罰鍰新之。越二年,知縣徐桓謂「自遷學以來,垂六十年,科第人文,迥不逮昔。」 乃從諸生請于前後郡守暨學按使者,移

先師廟、于明倫堂之前、位置中央廟向、始整兩廡。

戟門、櫺星門、太和、元氣坊屏俱隨改置。鑿泮池于櫺星門內,跨以石橋。遷啟聖祠、尊經閣、敬一亭于廟舊基,闢儒學門于左,而明倫堂、廨圃、齋房、庖湢悉如舊制,而學制肅清。崇禎五年壬申,知縣張文光從訓導馮夢龍等議,用堪輿家言,高大巽方建龍門,遷尊經閣移置敬一亭。九年丙子,縉紳僉謀,自壽丘山移宗公祠于廟左尊經閣後。十五年壬午,知縣鄭一岳同訓導陳爾善等復修。十六年,教諭高應虛移學門東首數武。

皇清順治十三年丙申,提學僉事張能《鱗允》、知縣張

晉請倡助修學,各官紳捐助外,得諸生免役銀若干,以新殿廡堂祠。又增修石池外屏牆一座,扁曰「萬仞宮牆。」 訓導朱臣率耆民戴世榮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