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9 (1700-1725).djvu/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二十七卷目錄

 鎮江府部彙考三

  鎮江府城池考

  鎮江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七百二十七卷

鎮江府部彙考三

鎮江府城池考    通志府志合載

木府:丹徒縣附郭。

鎮江府城池 :「土城,周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六寸。吳時為京城,孫韶嘗繕治之。唐乾符中,周實再加修築。太和中,觀察使王璠鑿壕深數尺,東西夾城,高三丈一尺。明洪武元年,指揮宋禮請於朝更築,甃以磚石,周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六尺。萬曆十二年,知府吳撝謙於府後附城築垣,與城齊,以衛府治。二十一年」 ,周迴城垣復加高三尺。迤北附垣增建虛臺一,與北固山相對。門四:東曰「朝陽」 ,西曰「金銀」 ,南曰「虎踞。」 夾城向北,增設一小門,北向曰「定波。」 水關二。

外縣

丹陽縣城池 《祥符圖經》云:「雲陽故城,周迴五百六十步,高一丈五尺,四面無壕,即古簡州城也。」 《咸淳志》云:「周迴三里,上多古木。東門在斜橋,西門在縣前,南門在草堰,北門在觀音山,代遠傾圮。元以後久廢。明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內地,知縣陳奎始築內城,周迴九百七十九丈,徑三百三十三丈有奇,高二丈二尺,下」 闊三丈,上半之。四面各開一門,上施樓櫓。東曰「通漕」 ,西曰「朢京」 ,南曰「迎薰」 ,北曰「鎮湖。」 又於通漕門之右開水關石閘一。嘉靖三十五年,倭船艤孟瀆口,突犯河莊城下,內地戒嚴。時城既築,市民遺於外者十之七,居人患其隘。巡撫張景賢令於城外稍壘土城。嘉靖三十六年,知縣史永壽請增築焉,建城門五座:東門在麻巷,小東門在運河,南門在草堰,小南門在新巷,北門在倉橋,西門在縣治,仍其舊。敵臺二座,水關二座,接內河,跨漕渠,延袤九里,壕闊八丈餘,始合內外城為一。雲陽驛先在邑內,漕艘官舫悉經城外水關,至晝夜不得閉。萬曆戊子,知縣周應鰲深濬外隍,令通舟楫,而移驛於西門外,邑民便之。自南迄西,深一丈五尺,廣十一丈,亙八里。

金壇縣城池 ,唐長壽元年築萬歲通天中,甃以甓,週七百步,高一丈五尺,門十有一,歲久湮廢為平地。明正德壬申,流賊至江上,知縣董相率眾廣之,修築土城,週一千二百四十二丈,高二丈,下闊三丈,上半之。城門六:東曰通吳,南曰平湖,西南曰迎蹕,西曰望山,西北曰丹陽,北曰望潮,并水關,皆甃以石。上各有樓,下各跨壕為橋。乙亥,知縣劉天和以關基不固,又改築之。嘉靖甲寅,倭警,知縣趙圭始甃以甓,疊石為基,週一千二百三十四丈六尺,高二丈六尺。為門者六:東曰景陽,南曰「弘化」 ,曰「興元」 ,西曰「望華」 ,北曰「拱辰」 ,曰揚武。外各有橋,為關者二:南曰「會龍」 ,北曰「會潮。」 萬曆庚辰,知縣劉美易城門,「興元」 曰「文明」 ,拱辰曰「拱極」 ,揚武曰「朝天。」 萬曆乙酉,知縣許弘綱復改築兩水關,高廣於昔。天啟四年,大水,東城圮百餘丈,知縣楊錫璜修之。

皇清順治三年,北城圮二十餘丈,知縣胡延年修之。

康熙十三年,以歲久多傾圮,知縣康萬寧修之。十五年,城西北圮二十餘丈,知縣李暽修之。按舊《志》:「隍週城東廣二丈,深一丈;西廣一丈五尺,深八尺。潦則周流,少旱乃涸。」 今築城後,水關既溢,西壕復淺。上流四十八汊之水,唯賴東壕分洩。又以朝天、景陽、弘化三門浮橋石垛塞壕之半,故時雨則城北之水高於城南者五六尺,而歲歲被澇。大加開濬,尤恤民之急務也。

鎮江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丹徒縣附郭。

千秋橋 在府治西。晉王恭作萬歲樓於城上,其下有橋,因名「千秋。」 宋嘉定間,郡守史彌堅重建。明永樂中,更名「永安橋。」 弘治十四年,與城南虎踞橋俱圮。知府王存中皆重建。

綠水橋 在千秋橋西,唐以來有之。唐杜牧之詩云:「青苔寺裏無鳥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宋乾道中,郡守蔡洸重建,仍舊名,俗呼為高橋。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