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9 (1700-1725).djvu/5

此页尚未校对

莫家港渡

丹陽縣

雲陽橋 在縣東漕渠上,舊名清化橋,俗名「賢橋。」 宋嘉熙中,劉宰重建,王遂《記》。明成化中,知縣蔡實重建。弘治中,濬河拆毀,知縣李循重建。

皇清康熙十三年,復圮,邑宰管承基重建。

來秀橋 在儒學采芹池上。

孔家橋 在草巷南市河上,俗名「板橋」 ,因有孔氏所居,故名。宋咸淳間建,明成化間重建。寺前橋 在普寧寺前市河上。元至正間建,明景泰中圮,成化四年里人孫思孝等重建。三思橋 又名「再思橋」 ,在縣治前直街河上。元大德間重建,上有偉亭。

廣濟橋 在三思橋南,舊名「冰清橋」 ,俗呼「居家橋。」 宋咸淳間,邑人孫士元建。

安鎮橋 在雙井巷南,俗呼「南橋。」 宋咸淳間,磚匠胡永興建。明成化中,里人梅文節募鄉人重建。

太平橋 在縣治東。一名廣濟,又名市西橋。元泰定間建。按舊志,名富家橋。宋寶祐甲寅,邑宰胡夢高重建,故又稱胡公橋。

民安橋 去縣東一里。元泰定間建,俗呼「王家橋」 ,即廣濟橋北,妙覺寺西之橋也。

紀家橋 在民安橋北,去縣東一里,因宋進士紀霖所居得名。元至正間重建,又呼「孫家橋」 ,又名「花橋。」

洪家橋 在南河上。宋學士洪興祖居此,故名。元泰定間重建,今廢。

仁智橋 在南河上,北通太平橋,宋咸淳間建。「掩龍橋 」 ,在妙覺寺前。

慶豐橋 在縣東北凝真觀西。因近土地陳司徒廟亦名「土地橋。」 宋淳熙間建。

仲家橋 在慶豐橋北,今廢。

惠政橋 在雲陽橋右,因民不病於徒涉,故名。俗名「斜橋。」 明成化乙未重建。弘治丁巳復建。簡橋 ,在簡瀆上,去縣南五里。因晉諶姆元君擲簡於此,為橋以度許、吳二真君,故名。明永樂中重建。

七里橋 在縣東南七里漕渠珥瀆口,宋元祐中建。明成化乙酉,知縣蔡實復建。嘉靖間,知縣來汝賢改名麥舟橋。汝賢作《箴序》,略曰:「橋何以名麥舟?志義也。橋去邑治七里而近,南受麥溪之水,會珥河東入於孟瀆。而麥溪也者,以昔范忠宣公遇石曼卿於此,聞其三喪未舉,以所載麥舟付之,因以名也。」 予既畢治橋之役,爰易之名,亭其東隙地,而為之《箴》,以風邑人云

嘉成橋 在縣南四十里珥村鎮。宋嘉定中,漫塘劉宰重建。

黃堰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珥瀆上。亦名「通德橋。」 宋咸平中建。

左墓港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以有唐左恢墓,故名。宋咸平中建。嘉定間,劉漫塘又建。

左莊橋 因尚書左恢「莊居」 得名。

越。《越》,讀為「掘。」 塘橋 在左港西。宋祥符間,邑人陳誠建。

忠顯橋 在越塘村後漢王廟側,俗名「越塘石橋。」 宋祥符中,二橋並建。按:越塘為少陽陳公故居,迄今故跡依然,二橋如故。

寨橋 在縣北七十里

寶慶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大河上,俗呼「延陵市石橋。」 宋寶慶間建。

望仙橋 在延陵鎮南橋畔,地有名「董陂」 及「董墓」 ,俗傳董永妻仙去之處。

分金橋 在延陵鎮西,又名「破培。」 或云「管鮑分金處。」

登雲橋 在滕村。明萬曆癸未,尚書姜寶建。萬年橋 ,在延陵縣放生池上。唐貞觀中建。泰定橋 在呂城鎮漕渠上。元泰定間里人龐舜舉建。舊呼為「大橋。」

青龍橋  、「處落橋 」 俱在呂城鎮。青龍以清微觀左得名。

馬林橋 在辰溪上。長山八十四派水皆由此入練湖。宋嘉定間,里人馬萬里建。

新河橋 在縣東便民倉後九曲河口岸上。陳家橋 在倉橋南一里。舊名「朝陽。」 明洪武間僧滿繼建。成化間里人任鈿重建。

華店橋 在縣東十里。宋景定間,里人華福成建。明洪武間,里人徐義重建。

挽角橋 在縣東十五里挽角村後。

荊村橋 在縣東十五里荊村。元至元間,里人束崇文建。明永樂中,僧一慧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