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9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季高來刺是州,州承廢亂之後,公私掃地,無復故時。

季高以精明強敏之才,易民觀瞻於談笑之頃,既府 寺閭井,鳩集經營,悉復其初。始暇遑於遊息之地,乃 即月觀之址,輯而新之。客有登而嘆曰:「嗚呼壯哉,未 之見也。」前此頹甍圮棟,蕪沒於蒼煙「灌莽之中,雖江 山不與時變遷者,亦莫吾覿。今晨霏夕靄,晴嵐煙翠, 復得於几席之上,而風颿浪舶,離鴻落騖,畢陳於樽 俎之前,如客得歸,如蒙得發也。季高於此,可謂能矣, 非政有餘力,能至是哉?」或曰:「是未足言季高之政也。 季高勞於侍從之事,出分天子西顧,憂方時艱難,此 州實為襟要,其經理」規模,必有足大者。嘗與子四顧 而望之,其東曰「海門」,鴟夷子皮之所從逝也;其西曰 「瓜步」,魏佛貍之所嘗至也;若其北廣陵,則謝太傅之 所築埭而居;江之中流,則祖豫州之所擊楫而誓也。 計其一時英雄慷慨,憤中原之未復,反寇之未禽,欲 吞之以忠義之氣,雖狹宇宙而隘九州,自其胸中之 所積,亦江山有以發之。今攬而納諸數楹之地,使千 載之事,了然在吾目中,則季高之志可知矣。然自有 天地,則有山川,其閱人多矣。而山川勝處,非人不傳, 「襄陽峴首」,以羊叔子傳,「武昌南樓」,以庾元規傳,「蜀人 籌筆驛」,以《諸葛武侯傳》。吾知月觀與季高之名,籍籍 天下矣。姑書其本末,以補《京口故事》之遺,「使後人知 此觀復新。自我季高始,豈不益可喜。」季高曰:「可哉。」

《潤州類集序》
曾旼

潤州,《春秋》所書「朱方」也。嬴氏鑿之,因曰丹徒;孫氏城 之,因曰京口。晉人渡江,僑立州郡,至宋、齊、陳曰東海, 獨梁曰蘭陵,而皆以徐州治之。隋一天下,始為潤州。 唐謂建康諸縣屬之,故更以丹陽郡名之。又以浙江 諸州屬之,故加以鎮海軍額。蓋朱方之重,非一日也。 江山清絕,襟吳帶楚。芙蓉名樓,甘露表寺。幽賞麗觀, 不出城市。水嬉則焦廬、裴巖,相望於西江之中;陸走 則鶴嶺、鹿泉,映帶於南郛之外。「秦潭、慶井」,則暴君戾 臣之可鑒戒;謝堂、許澗,則賢人端士之可想像。其遠 若碑書十字,泉沸四井,則餘光遺烈,風動千古;「青童 馬跡,紫陽鶴馭」,則洞天福地,事隔人境。下至練塘諸 湖,荊溪、簡瀆之類,涵清蓄潤,浸灌田「野,或能吏之所 建立,或隱士之所棲息,詩什為之感懷,文人為之銘 載,鉤綿棋布,境內不可勝數,則東南他州,豈能過之?」 國朝選守,未嘗輕授。歲在壬戌,朝議許公來領州事。 公至之初,歲荒民飢,則躬為之發廩,歲凶民疫,則躬 為之發藥。大抵以仁蒞政,於是人悅氣和,雨暘應之。 比其次年,麰登於夏,稻登於秋,蠶者衍絲,績者衍麻, 訟簡政成,乃於暇日佳辰,賓僚共江山之勝,登高賦 詠以侑酒,而又多識前人詩章,吟諷之以為樂。因謂 旼曰:「前世之徜徉於斯者,不知幾人也,其悲歡感發, 志見於言,而磨滅之餘者猶在也。可為編次,當刻諸 牘。」旼乃採於諸家之集,始自東漢,終於南唐,凡得歌 詩賦「贊五百餘篇,釐為十卷,名之曰《潤州類集》。」竊謂 先王之巡守也,命太史陳詩以觀民風。季子之歷聘 也,觀其詩而知其國;考其宴享之禮,登歌造賦,而又 可知其人之得失。詩之不可廢如此,則公今集之之 意也。然前編往載,固亦多矣,所集止此,不能無遺,當 俟多聞補之。異日《類集》既成,公又命旼序之,輒序其 概云。

《淨名齋記》
米芾

帶江萬里,十郡百邑,繞山為城,臨流為隍者,惟吾丹 徒。重樓參差,巧若圖刓,雲霞出沒,而天光不夜;高三 景,小萬有者,惟吾甘露。東北極海野,西南朝數山者, 謂之「多景。」然臺殿羽張,寶堵中盤,五州之後,與西為 阻。若夫東峴京峴,西極棲霞,平林坡陀,淮海之域;遠 岫隱見,滁泗之封,洪流東摺,白沙之靈濤如線;大磧 南絕。中泠之屭,贔蔚起筆山之隙,岧嶢雙聳。五州之 外,崚嶒千疊。黃鶴寶勢,珠捧于豆;長山異氣,龍矗於 天。晨曦垂虹,時媚於左;長庚纖月,每華於右。千林霜 落,萬嶺雪饒。春群于西郛,而秋留於南巖者,惟吾《淨 名》。天下佳山水固多矣,在東南則杭以湖山障其境, 洪以西山彌其望,潭以岳麓周其區,皆一山也,而望 兩邦。逮窮荒迢遞,發周《羽皇》之歎者,有之矣。百川匯 流而赴北,既濬既淵,亦沃亦蕩也。多山引嶺而趨東, 且列且驅,各群各醜也。吾齋在萬井之中,半天之上, 乃右卷而一揖焉。此其所以得山川之多,而甲天下 之勝也。至若水天鑑湛,而博望弭槎;葭葦榔鳴,而詹 何投餌,洪鐘動而飛「仙下,疾飆舉而連山湧。地祗聽 法,水怪效珍。或鵬雲壓山,海氣吞野。纖雲漏月,清籟 韻松。兜羅密而靈光生,陰霧合而大霆走。瑰奇忽怳, 又不可得而詳言之。」襄陽米元章將卜老丹徒,而仲 宜長老以道相契。會內閣蔣公穎叔以詩寄云:「京塵 汨沒興如何?歸棹翩翩返薜蘿。盡室生涯寄京口,滿 床圖籍鎖巖阿。六朝人物東流盡,千古江山北固多。 為借文殊方丈地,中間容取病維摩。」於是宜公以其 末句命名余居,亦冀公之與余同此樂也。自筆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