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124

此页尚未校对

堤詳通州

丁溪海口閘 在州東北一百四十里。明萬曆十年,巡按御史姚士觀、海防兵備舒大猷、郡守李裕建,以洩本州境內積水。前太僕陳應芳為之《記》,有云:「泰州故海陵郡,丁溪場龍開港,則綰轂海陵之口,而淤溪溱潼、西溪寧鄉及東台河垛串場河之水,所由以宣洩者也。丁溪姚家口止馮家壩,則議修復,建閘三。白駒」 、牛灣河止馮家橋,則議疏導,建閘一。而海溝、車輅兩河舊址,則議挑濬,深廣接丁溪,凡為海口洩水計也。白駒海口閘 ,在州東北一百七十八里,與丁溪閘同時建,興化水從此洩,興人治之,故《州志》舊失載,後補入。

如皋縣

牙橋 。皋居通、泰間,恃運河一線,民倚為命。牙橋開塞,最為邑之關鍵。牙橋開自張士誠,自下河直通上河。而海安城南有三港通江,私鹽悉由牙橋出口,至三港入江。明初填塞之後,又有奸民屢誑巡鹽,遂至誤開。牙橋開而上下河通,上河水洩矣。故三時雨集,始可通行。一月不雨,其涸立見,不獨運鹽路阻,而禾苗盡稿。前邑令李廷材有《築壩揭》,李衷純有《塞牙橋申》文龍游河 亦名九十九灣河,北接運河,南通江,凡六十餘里,兩岸沙弱善崩,時苦艱澀。江潮所入無多,而運河水南注,潰洩轉甚。議者欲於潮水盡處築一石䃮,又於河口附城處築一板閘,時其蓄洩,以利灌溉。䃮取平水,則江潮有容受之區;閘取障水,則河流無乾涸之患,此久遠之利也。明天啟間,邑令李衷純曾建石䃮於江口,今廢。

小溪河 河旁田卑下,易澇,亦易涸,故難以秧種。惟濬之使通運河,則旱澇兩便,禾稼可登,而茭荷魚蝦、蒲葦之利亦易致云。

暇思港 :在縣西南七十里。康熙六年,奉。

旨開濬。丁確詩:「江障田淤野稻荒」,《感時御史進封章》。

「間看春水波瀠潏,辛苦泥塗帝力長。」 按皋邑江港不一,讀是詩而推之,可以廣疏道之功矣。《通州》

運鹽河 。河從郡城茱萸灣東南走四百里至州,繞城四匝為隍,東西貫城中。其西南者入江,東北者入海。入江者散各鄉為諸港,入海者過海門及諸鹽場,分為支河五六。支河又散為港,皆與海通。諸港與漕河、江海通者,通以洞空木為之竅。又壩底者曰「涵洞」 ,並河之田百萬頃,咸資灌浸,歲收畝一鍾,多者數鍾,皆河之餘潤焉。捍海堰 堰即范公堤,長竟通泰、海三州,蜿蜒數百里,障蔽潮汐,以衛農田。其創始自唐李承式,宋開寶時王文祐增修後圮。天聖間,范仲淹監西溪鹽倉,建議更築。發運副使張綸奏上其事,且自請知泰州,以仲淹令興化董修築之役。後轉運使胡令儀亦力主其議,堰乃成,至今民享其利,稱為「范公堤。」 淳熙初,待制張子正加修。元興化令詹士龍復大修之。先是得仲淹《石記》,上刻,遇詹再修,至是乃驗。明成化中,御史雍泰又修。自有堤以來,田廬亭竈,星羅碁布,皆恃堤為捍蔽。而通州之餘,東場尤偪。近海隅,洪濤日夜衝射,舊堤頹壞。久之,風潮內侵,居民播遷,亭竈日以荒廢。廣陵葉世華、程量入蠲資鳩工,請於鹺使馬大士,築堤三十餘里。自後居民得免潮害,共還復業,室廬田野,頓還舊觀。濱海人為勒碑以紀其事。按:揚屬通,泰皋興皆藉堰力,但北尚連淮境,通則其最南所抵也。

沈公堤 在廢海門縣

任公堤 在城西五里。宋寶元中,江濤為患,通判任建中築,長二十里,高丈餘。

諸閘 ,江海為郡,潮之利害恆相半。蓋江潮淡利灌溉,海潮鹹害禾稼。州田皆用江潮,與河之自上流來者,受江潮,蓄河流,惟以閘分啟閉,故通人恃閘為命。通之閘舊有六,其利害較然明著。州獻丁鐵嘗論之曰:「白、蒲二閘不宜復。」 蓋白蒲與如皋界,皋地峻,通地下,故通州旱,藉如皋上流以灌溉;如皋潦,藉通州下流以注洩,殆唇齒國也。藉令旱閉閘則皋利通病,潦閉閘則通利皋病,故不宜復。其二在鹽倉者,緩急無所用。其一在蘆團者,土浮難治,而最要在唐家閘,治則利,不治則害。蓋其去城較近,下接江潮,上通河水,譬之咽喉,不治則旱不能蓄。數百里之外,盡洩於江,潦不能洩。西成北、永興二鄉最下,人皆魚鱉,無論禾稼矣。議者謂「蘆團終當復治,但避其浮土而堅碩之可也。」

岸河 在石港,溉田數千頃,包判官檉芳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