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1 (1700-1725).djvu/110

此页尚未校对

孤山 在辛賈山稍北

聖龍山 在城東八十里。上有石孔二,雖霪雨不溢,久旱不枯。雙井泉源出於此。

寺山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舊有顯慶寺,今廢。茱萸山 ,去寺山十里。

雙洞山 :在城東北二十五里。有柳溝橋,正北有明山。

駱駝山 在城東南五里。東西橫亙臨泗水,若奔飲狀。

土山 ,在駱駝山稍南,下有九女孤堆,相傳為塚。

呂梁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下有二洪,洪上有雲夢、梁王二城,又有尉城,其境即古雍門。鳳凰山 ,有雙翼如鳳,今名「鳳冠山。」 上有書院,遊覽稱勝。西北群巒環簇,一尖如刀圭,四面望同,或曰「午山。」

峰山 在城東南五十五里。下舊有七十二泉,今湮。相傳張良厭氣之所,產翻白草入藥讀書。山 在鳳凰山稍西北。舊載「此地有岠山。」 今考岠山在邳境,誤。

泗河 源出山東泗水縣陪尾山,其源有四,因名。水由境山歷茶城,南流,至州城東北,與汴水合。嘉靖間,汴水北徙,出秦溝泗水,至茶城即與汴合,循城東南以達於淮。先是,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有氣浮水上。後秦始皇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上,使千人求之,不獲,謂之《鼎伏》。

汴河 一名沁河,一名小黃河。按《一統志》,汴源出河南榮陽縣大周山,東流至中牟縣入黃河。沁河出山西沁源縣,經山東流至河南懷慶府入黃河。又按《漕河志》:河居中,汴居南,沁居北。河南徙則與汴合,北徙則與沁合,故此河之名有三。今沁水久不達,唯河合於汴爾。汴由西來,勢甚湍悍,迤州城之東北,與泗水合,故稱「汴泗交流。」 自明嘉靖末徙西北出秦溝,流至州城東南而下,亦通塞靡恆云。

百步洪 ,在城東南,其長百步許。洪之中有洲方半畝,洲之上有萃墨亭。西又有一洲差小,名「砥洪臺。」 上有洪洲寺,今久湮。

新洪 在城東南里許。有橋。

呂梁洪 在城東南五十餘里,其長凡七里,孔子觀於呂梁懸水見丈人處。陳大建中,經略淮北,破齊師於呂梁。後周將王軌破吳明徹於呂梁,並此。晉謝元既敗苻堅,率眾次彭城,平兗州,用督護聞人奭謀,堰呂梁水以利漕運。有懸水村,唐尉遲恭嘗疏鑿以殺其勢。有尉城遺址。有呂梁堰。

秦梁洪 :在城東北二十里。有木直渡,有廣濟橋。

留城小河 源出山東滕縣黃溝泉及徽山,西流八十里至留城鎮北東岸入漕。

五河 在城西三十里,與大彭溝、龍溝、湖澱溝、揚月溝並分五道,洩北流諸水。

濁河 在城北二十里。舊止有小水入泗,後汴水皆由此出。明隆慶中淤。

泉河 在城東北三十五里,洩受東北諸山水運。鐵河 ,在城東九十里。宋置利國監鐵冶,鑿河以通舟楫,久淤。明嘉靖二十年,因運河涸,復濬通於新挑溝。

三里溝 :在城北三里。

九里溝 在城東,洩東諸山水口,時通塞,有橋,廢。

秦溝 在城東北三十里。明隆慶中,成大河,今汴水由之。

夾溝 ,在城北六十里。有驛有橋。

雙溝 :在城東南九十里。今有鎮。

皮溝 :在城北七十里。

謝溝 :在城北九十里。

《急五》道溝 在城北七十里。

大彭溝  、龍溝   、湖澱溝。

楊月溝 ,皆在城西北三十餘里,與五河並分流以達於汴。

響水溝 在城西九里,有金家橋,指揮金聚建,今廢。一在城東南七十里,源出東南鄉雙井、白塔二泉。

新挑溝 在城東北八十里,與運鐵河通。境山溝 ,在城東北二十里,源出東北馬跑等泉,西南流三十里,至境山鎮北東岸入漕。狼豕溝 ,在城東南二十里,今為黃河要衝,有堤堰防之。

李家溝 在城東南三十里。《黃鍾集》「辛賈山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