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1 (1700-1725).djvu/111

此頁尚未校對

兒湖水分流至此出

溜白溝  、東溝  、西溝 ,並在城東北二十五里,洩受東北諸山水,並入辛賈山鵝兒湖。

歐家泉 :在城東南六十里楊山下。

柳泉 :在城東北四十里,鳳凰山之南,有橋。「馬跑泉 」 :在城東北五十里,由運鐵河達於泗。奉聖泉 、黑龍泉   、野溝泉。

劉家泉 、海眼泉 、並由運鐵河至新挑溝以達於泗。

母豬泉  、運端泉 ,俱在境山之北、絳山之東,俱達於「泗。」

「雙井泉  」 、「白塔泉 」 :俱在城東南七十里,由響水溝達於《泗》。

旱陂溝 在城西二里。溝上有石橋,名「大安橋。」 徐州衛譚敬兄弟同建,大學士商輅為「記」 ,今廢。飲馬池 在城南三十里。驛道行者多飲馬於此。

石潭 在城東十里光山中。世傳與泗水通,清濁損益,每每相應,或有魚出焉,今淤。

鴈麥湖  、張唐湖  、馬溝陂 俱在城西南四十里,接壤蕭碭。每於冬春,平原彌望,夏秋霖潦,匯為巨浸。

鵝兒湖 在城東五十里辛賈山下,稍北即聖龍山。境有普濟橋、廟相橋。

汴塘湖 在城東北百餘里,水自南流入邳州河,有橋。

黃山湖 在城北八十里。水漲則與昭陽湖通。青塚湖  、成山湖 ,俱在城東南七十餘里。二湖相連,凡四十餘里,水洩邳州沂河。

寒山堰 在城東南十八里。梁蕭淵明伐魏,堰泗水以灌彭城。

清水堰 在城東南里許,今湮。

呂梁堰 在呂梁渡

蕭縣

三台山 :縣治坐此,麓《形家》以為主山。數峰如屏,甲於諸嶺。

鸚哥山 :在縣治東二里。列於縣之左。

香山 在縣治南二里,列於縣之右。《縣志》:在治南二十里。

三仙臺山 在縣治南里許。石壁峭立,前有平石如臺,上鐫「三仙臺」 三字。三仙廟,元時毀,今建禹王祠、三賢堂於上。堂下有古巖泉。明嘉靖間,知縣朱同芳覆以亭。

白茅山 在鸚哥山左差,東與三仙臺連。泉水山 在三仙臺南一里。上有泉池,名聖泉,水僅一勺,冬夏不枯,禱之輒雨。明嘉靖間,知縣孫重光建虛谷堂於上。山陰有洞,深丈餘。相傳人夜過,聞講誦聲,詰旦視之,如有行坐人蹟,稱「雪洞人聲」 云。

簸箕山 由鸚哥山而東,下有簸箕泉。

丈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

帽山 在丈山稍西

鳳凰山 有二,一在縣東南三十里,一在縣東七十里。

龍岡山 :在鳳凰山南。東西綿亙里許,蜿蜒如龍,有果老洞。

栲栳山 在縣東五里。有泉。

爛石山 在縣東十里

蕭關山 ,在縣東稍南十里。

龜山 在蕭關山稍西南。

大蒙山 小蒙山

里仁山 俱在縣東二十里。三山相屬,有洞曰「興雲」 ,與州之楚王山並列。

綏輿山 ,在縣東三十里。下有綏輿里,宋高祖劉裕即其里人。

永固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有湖,有橋,有鎮、有泉,並名「永固。」

浮綏山 ,在縣南三十里。

廟山 在縣東三十里白土山東北。

大方山  、小方山 :俱在縣治東南二十里,與州境聯。

團頭山 :在廟山東五里。

紫草山 在廟山西南

大觀山 :在團頭山西南。山洞有桃花,開而罕見其實,俗稱為「仙桃。」

龍駒嘴峪 與永固山相聯為一派。內有泉,左甘右苦。其南有陶墟橋。

黃桑峪 與龍駒嘴峪聯,有洞曰「秦王洞。」 未詳所謂。

天門山 ,在焦子山東,上有天門寺,天臺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