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1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都御史唐順之行海上,復城海安鎮,築土城六里許,為水關三,城門三,曰「鎮寧、泰寧、永安。」 久之不復修葺,漸已圮壞,新城則蕪沒久矣。

皇清康熙十三年,知府金鎮首倡捐俸,令知州嚴愈

率協士民重修

如皋縣城池 ,舊無城,明嘉靖十三年,知縣劉永準新作六門:東曰「先春」 ,西曰「豐樂」 ,南曰「宣化」 ,北曰「北極」 ,東南曰「集賢」 ,東北曰「拱辰。」 三十三年,縣苦倭患,邑人李鎮等建議築城,都御史鄭曉奏發帑金二萬八千兩,築圓城七里,凡一千二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闊五丈,下闊七尺。城樓四座:東曰「靜海」 ,西曰「餞日」 ,南曰「澄江」 ,北曰「拱極。」 外壕深一丈二尺,廣一十五丈,袤三千三百六十丈,為水關二:知縣陳雍、董其成。萬曆二十年,知縣王以蒙築四門月城。二十七年,知縣張星築敵臺十三座。

通州城池 ,城周圍六里七十步,隍稱之。東曰「天波」 ,西曰朝京,南曰澄江門,各有戍樓。西南城樓三層,名「海山樓。」 城上有警鋪若干,雉堞若干,甕城。內各有盤詰廳三間,外有弔橋。初,周顯德四年,靜海制置巡檢副使王德麟始築土城,至六年,復甃以陶甓。既以北門地僻多盜,置壯健營以鎮之。宋建隆三年,初設戍樓。「政和中,守郭凝塞北門,改壯健營為元武廟」 ,惟三門存焉。後燹于兵。寶祐中,賈似道鎮兩淮,增築甕城。元至正十六年,都元帥李「天祿修之。明初,守禦千戶楊清、姜榮相繼修築,設三弔橋,又闢三水關,以通市河。弘治中,知州傅錦復浚市河,修水關。正德壬申,知州高鵬復甓三甕城。嘉靖乙卯,知州翟」 澄浚為深壕,匝以穹隄。隆慶戊辰,州守鄭舜臣重加修治堅厚。三門外復有望江樓四,一在望仙橋南,一在鹽倉壩南,一在端平橋西,一在戰壩東。在南門者,正德中知州夏邦謨建,餘皆嘉靖丁酉同知朱應雲建,後燬于倭。萬曆中,知州林雲程修葺之。而在望仙橋南者,瀕江控海,尤為要害。萬曆丁酉,知州王之城議築南城,以望江樓為門,跨壕作二水門,北抵舊城,採軍山石為城址,長七百六十餘丈,高厚與舊城等。然城雖甃石,內填沙土,霪雨易傾。天啟中,知州周長應謀改築,為經久計,民以為難,不果修。

皇清順治十七年,副總兵鮑虎重修兩城砲臺、角樓。

康熙元年,總鎮柳同春伐軍山松樹千餘株幇修,隨圮前知州王廷機修築。今總鎮諾邁、知州王宜亨復行修葺,視昔加固。

海門城 自明嘉靖甲寅始築,周圍五里三分,高二丈五尺,壕廣六尺。設四門:東曰太和,西曰「安慶」 ,南曰文明,北曰「阜厚」 ,各有戍樓水關。

皇清康熙十一年,因海水衝囓,毀城一角,民不能居。

併入「通州」 ,城遂廢。

揚州府關梁考一       府志

本府。江都縣附郭。

鈔關 在府城挹江門。明初,止有商稅,未有船鈔。至宣德間,始設鈔關榷本色錢鈔則歸內庫。其收鈔有輕重,差官有專攝,亦有設而復罷者。

皇清仍舊制,歲以主政一員督之。康熙五年,併屬驛。

鹽道。八年、仍設《關差》,以部員督之。

洛橋 ,《水經注》云:「廣陵城東水上有梁,謂之洛橋。」

二十四橋 在舊城內,隋置,并以城門坊市為名。後韓令坤築州城,分布阡陌,別立橋梁,遂令二十四橋存廢莫考,訪古者悵焉。杜牧之《寄韓判官》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張喬《寄揚州故人》詩:「離別河邊綰柳條,千山萬水玉人遙。月明記得相尋處,城鎖東風十五橋。」 蓋其人所居,在二十四橋之半,故云「十五橋」 也。

萬歲橋 亦隋置,今不可考。唐李益《揚州送客》詩:「南行直入鷓鴣群,萬歲橋邊一送君。聞道望鄉聽不得,梅花暗落嶺頭雲。」

開明橋 在府東北大街,東西跨市河。橋上有樓,四面皆窗。樓今廢。二十四橋之一也。按《淮南子》:「八紘之外有八極。」 東方曰東極之山,曰開明之門。橋有東門,因以為名。俗呼開門橋。

通泗橋 在府東大街東。西跨市河,其水通淮泗。

太平橋 在府東南大街,東西跨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