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1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皇清順治二年奉裁,止留道標中軍守備一員,《十三》

年,海氛告警,移撫院駐鎮。有左右二營遊擊守備二員。康熙元年,奉撤撫標,並裁道標,改留專城守備。十一年,改設今制。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馬戰兵二十七名,步戰兵七十八名,守兵二百四十八名,戰馬二十七匹;官自備馬一十六匹。

泰興營 汛防:泰興兼管轄如皋一帶地方。順治初年,經制周橋、永生二營各設守備一員。十八年,將二營歸併守備一員、把總二員。馬戰兵一十三名,步戰兵五十七名,守兵一百八十名,戰馬一十三匹;官自備馬八匹。

掘港營 ,順治三年,設立守備一員、把總二員。馬戰兵一十三名,步戰兵五十七名,守兵一百八十名,戰馬一十三匹,官自備馬八匹。

《江防》《海防 》揚州居江北,最為衝險要口,商船漕艘往來之路。南對鎮江之金山,古稱「長江之門戶,南北之要津。揚屬上自儀真縣所轄東溝墩馬路,沿江起至何家港止,共墩臺十六座,木樓二座,汛地八十里,俱係奇兵營,撥兵防守。下接江都縣所轄沿江汛地。」

江都縣所轄花園港墩、馬路沿江起,至朱團窩墩止,共墩臺二十座,木樓三座,汛地九十里,俱係京口右路左營,撥兵防守。下接泰興縣所轄沿江汛地萬壽司地方。

黃墩港  長命港  沙河港。

小太史港 、大太史港 、八港。

梁家港  梁孟港  孫家港。

徐家壩  、繆家嘴  、三江營。

《唐家港  》。「嘶馬   朱團窩。」

徐墩 ,係泰興接界,俱設有橋墩、煙籠營房。泰興營 舊係周家橋、永生洲二營,合兵四百名,歸併守備統領。因江洲汛險兵單,移駐泰興縣城內,設泰興營署,防守城池。沿江各汛,於康熙十一年俱歸鎮江水師營撥守。其馬橋,亦鎮江水師撥兵防守。所轄復原洲墩、馬路,沿江起,至界河墩止,共墩臺十六座,木樓一座,汛地七十五里。「俱係京口右路左營撥兵防守,下接常州府所屬靖江縣,下接如皋縣沿江汛地。」 如皋縣所轄百姓圩墩,馬路沿江起,至宋家圩墩止,共墩臺十四座,木樓五座,沿江地四十八里。俱係京口左路右營撥兵防守,下接通州沿江沿海汛地。

通州當江海之交,為第一門戶。其間洲渚港汊叢雜,又當魚鹽。諸奸挾興販為厚利,伺隙劫掠,出沒不常,故狼山尤屬要害。「明制,本守禦千戶所。自嘉靖初倭寇分掠通海,沿海增置營戍,而通州設參將,未幾改副總兵。」

皇清順治間,仍設副總兵一員。順治十六年,海波不

靖,大艦數百突至狼山,直逼省會。於是狼山改設正總兵,立三大營。其中營、左營分防通州新舊二城,自任家港起至大演墩港止,係江汛。其右營官兵移駐海門縣,分守迤東一帶墩汛并大河營所遺汛地。康熙十二年,海門城垣衝破,形勢迥別,將右營遊守撤回通州千把總官,仍防海門東汛一帶。其大河營調防贛榆,即于右營派撥防護。所轄「阮家圩墩馬路,沿江沿海起,至宣家壩墩止,共墩臺五十九座,木樓三座,汛地三百二十二里。自阮家圩墩起,至任蘆港墩止,係京口左路右營撥兵防守。自任家港墩起,至大演港墩止,係狼山左營撥兵防守。下接如皋縣沿海汛。」

泰州營 ,原設守禦千戶所,屬徐州兵備道管轄。後因倭警,添設海防兵備道,駐劄本州。有忠義、忠勇二營。中軍。

皇清初,改設守備,屬海防道。康熙年間,改屬通州狼。

山總鎮,十一年添設遊擊一員,仍屬狼山營。所轄頭總墩馬路。沿海起至茅花墩止,共墩臺二十三座,汛地一百五十一里。自頭總墩起,至丁美舍墩止,係掘港營撥兵防守,下接淮安海防汛地。

以上自儀真縣東港墩起,至泰州茅花墩止,沿江沿海,共計馬路八百七十一里,下接淮安海防汛地。

江防海防附

維揚古稱澤國,南面江,東濱海。浩渺之區,鯨鯢是宅;形勝之地,蛇豕所窺。自晉南渡,謝元鎮廣陵,統北府兵,以揚州為江左外郛,稱重鎮。其後吳、南唐竊㨿,皆恃江為險。宋南渡後,以揚為邊鎮。明高祖都金陵,揚又為畿輔近郡,置「淮海翼元帥府。」 時張士誠餘黨,悉航海附倭,數引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