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1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清江閘橋 在新巷西

鹽所「閘橋 」 ,掣鹽便商要地。

廣輿橋 在二壩

通津橋 即今東關浮橋,主事鄭靈造,後更為「東關。」

永濟橋 在鹽所後。通四壩、五壩。

飛虹橋 在三壩東

都會橋 在關聖廟右,通河西。

坡橋 在東南十里,邑人縣丞蔣儒建。

仁壽橋 在南門外壕

弘濟橋 在馬驛街西

高橋 在東南十里,主簿郭宗建。

萬年橋 在西三里

胥浦橋 在西十里

新濟橋 明隆慶初,邑人通判王如孝建。龍門橋 在西南十里。

陳寶橋 在西北四十里。

清水橋 在東北三十五里。

永濟橋 在新城。都天祠。

廣濟橋 舊名「滅渡」 ,邑人柳价建。沙稷有記,即宋澳河處。

何家港橋 在東南三十里。明洪武初,為土橋。嘉靖間,里人陳貴創為石缸。北通雙榆官道,達于縣南,為瓜洲、京口通衢。港為要津。副使趙鶴撰記。

雙橋 在東三十五里,連江都界。

昇仙橋 在東北十里。郭輔辰建。

太平橋 明洪武初,單安仁建。

旋鳳橋 在東北二十里。

鳳凰橋 在東北四十里。明洪武初,知縣賈彥良建。以上諸橋,今俱存。

北山橋 宋郡守吳機建,易石以板,以備北壕,今堙。

鸞江橋 在新城。明洪武中,單安仁建,今廢。唐公橋 在南門內。

響水、羅泗、通濟、欄潮,凡四閘,閘通為橋。

揚子津 在縣東。李白詩:「揮策揚子津」 ,又曰「漢水東連揚子津」 ,是也。

東津 ,在縣東南舊江口。

滁河口渡 ,新巷口渡。

潮閘渡 、姜家嘴渡 、關廟前渡。

三壇廟渡 俱在縣南

薛家渡 在縣北

新城渡 。瓦廟渡 。朴樹灣渡。

石人頭渡 俱在縣東

花園渡 在縣西

瓜步渡 在縣西六十里。唐張延賞請屬於揚子。

五馬渡 在縣西二十里。舊《志》云:「晉五馬渡於此。」

黃泥灘渡 在縣西南

建安渡 在縣西。舊《志》云:「宋太祖斬南唐叛臣杜著於此。」

泰興縣

三思橋 在縣治前

輔治橋 在縣治西,俗名「監橋。」

鎮安橋 在鎮安街市河之上。上有譙樓。今樓廢,改置縣治儀門前。

樂善橋 在鎮安橋南

永濟橋 在樂善橋南

大義橋 在永濟橋南

隆興橋 在儒學西

書帶橋 俗名常家橋。教諭荊子邁以此橋「如帶」 ,與學後「筆架山」 相近,改今名,取「書香不斷」 也。廣濟一橋。

廣濟二橋 俱在通濟橋西。

文明橋 :在南門大街。

安泰橋 在文明橋西

析津橋 在天王廟前

《義寧橋 》又名「白公橋」 ,在義寧街。

通濟橋 在析津橋北

後樂橋 在後樂山後

迎春橋 在隆興橋旁

香花橋 在廣福寺西

朱雀橋 在延祐觀門內。

八字橋 在廣福寺河南。

萬壽橋 在小觀前

雙橋 在伏巷西

慶雲橋 在寺西

流水橋 在寺東

板橋 在南院子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