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1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朝臺,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飾以金玉,下重內侍處之。皇后乘翔龍舟,制度差小,別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餘千艘,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番客乘之,共用挽士八萬餘人,皆以錦繡為袍衛。兵所乘又數千艘,舳艫相接二百餘里,騎兵翊兩岸。所過州縣五百里,皆令獻食,多者一舟至百轝,極水陸珍奇。後宮厭飫,將發之際,多棄埋之。

隋苑 在縣西北九里大儀鄉。一名上林苑,又名西苑。按《通鑑》,隋大業元年五月,于長安築西苑,周二百里,其內為海,周十里為方丈、蓬萊、瀛洲諸山,高百餘丈,臺觀宮殿,羅絡山丘。煬帝好以月夜從宮女數千騎遊西苑,作《清夜遊曲》,于馬上奏之。又《山海記》:十六院皆帝自製名。又鑿五湖,湖中積土石為山,構亭殿于上,環繞澄碧,窮極人間華麗。按諸書「西苑皆在長安」 ,今江都亦有隋苑,豈效長安為之乎?然江都僅三里,與二百里者,大小不侔矣。

螢苑 在隋苑東南三里。按隋大業十一年,帝至東都。十二年五月壬午,帝于景華宮徵求螢火,得數斛,夜出遊山放之,光遍巖谷。七月甲子,幸江都宮。則螢苑不在江都明矣。然煬帝窮奢極侈,何所不有?唐去隋未遠,杜牧之「秋風放螢苑,春日鬥雞臺」 之句,未必傳譌也。唐郡圃 ,唐開元間,太守園中有杏數十株,每花時如錦。張宴其下,館曰「爭春。」

宋縣圃 《宋寶祐志》:「在縣治董公堂之西,有堂曰『清晝』,蓋效郡圃為之。」

《芍藥圃 》揚州芍藥,擅名天下,圃在禪智寺前,花有紅瓣而黃腰者,名「金帶圍」 ,本無此種,相傳若有見者,為宰相之瑞。韓魏公琦守廣陵日,忽報花發四枝,公將選客具宴,時王珪以高科為倅,王安石以名士為屬,尚缺其一,私念有過客至,召使當之。及暮,報陳升之來,公明日開宴賞花,各簪一朵。後四人俱入相。有芍《藥廳》,向子固造;《芍藥壇》,郭杲造。

董井 即董仲舒宅內,今在兩淮運司廳後。「蜀井 」 在城東北蜀岡上禪智寺側。其泉脈通蜀江,相傳有僧洗缽蜀江,失之,從井浮出。僧遊揚識之,水味甘洌。蘇軾曾取大明泉較之,以為不如也,題為「第一泉。」

玉勾井 在蕃釐觀後。相傳有黃冠持畫見守帥,畫皆雲章鳥篆,不可識。使人尾之,乃入后土祠井中。縋視之,見一洞,署「玉勾洞天。」 再入則水溢,不可尋矣。明天啟間,泉上有亭,已廢。

皇清康熙十三年,知府金鎮議重建。

鬥鴨池 ,漢江都易王非故姬李陽華,其姑嫁馮氏。陽華老,與馮氏同居,常畜鬥鴨于池上。宗觀詩:「十三王是易王奢,賓從如雲漫自誇。宮裏日長閒鬥鴨,簾前一笑李陽華。」

磨劍池 按《宋寶祐志》:「隋鑄錢監在磨劍池之西。」

第五泉 在郡城西北大明寺前。唐張又新《煎茶水記》載劉伯芻謂「水之宜茶者七,揚州大明寺井第五泉也。」 明嘉靖間,御史徐九皋立石書其上。又載陸羽《論水次第二十種》,與辯南泠岸下,語皆妄也。羽《經》但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 而已。歐陽修《大明水記》甚詳。

公路浦 伏滔《北征記》云:「廣陵西一里水名公路浦,袁術自九江來奔袁譚,于下邳經此,因名輿浦 。」 江都,東漢時為輿縣。《寰宇記》云:「輿浦,潮汐往來,嘗濁,一朝忽清,宋太守范邈表以為瑞前浦 。宋王弘表云:『聞廣陵前浦,蓁蕪已久,近復開除,清源弘邃,含明內鑑,象以數至,瑞以類應』。」 以上三浦,今皆莫考其地。

斗野亭 在江都邵伯鎮梵行院側,宋熙寧二年建。按《輿地志》,揚州於天文屬斗分野,故名。紹興初,鄭興裔更造于州城迎恩橋南。嘉定間,崔與之改題曰「江淮要津」 ,移斗野扁揭于北門外。九曲池 ,在城北七里。

四柏亭 宋元豐中,鄒浩教授揚州,著《四柏賦》,序云:廣陵學宮廳舊為夫子廟,庭植四柏,皆凜凜合抱,今莫究其所。淳熙中,重建學宮,教授彭方仍植四柏于廳事後。李迪扁堂之東曰「景鄒。」 借山亭 在九曲池北。宋馬仲甫于九曲池買地築亭,名曰借山,有詩云:「平野綠陰蔽,亂山青黛浮。」 亭廢向子固重建,吳敏等亦有詩。

春貢亭 在蜀岡,宋歐陽修有《和劉原父春貢亭詩》。

美泉亭 宋歐陽修建,鄭興裔重修。

「勸耕亭 」 舊在郡圃「淮海堂」 後,每歲仲春出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