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50

此页尚未校对

醫學 在縣東修文坊,中有惠民局。正廳三間,東西直房各一間,儀門一間。明洪武七年建,弘治庚申修。今俱廢。

僧會司 在東禪寺。明令施溥給僧惠堅,修方丈三間,以待四方賢士。明季兵毀。

皇清康熙二年,僧會海募修。

道會司 在靈泉觀內,今廢。

小孤山巡檢司 正廳三間,直房二間,儀門一間。明初,巡檢鄭仕賢建,今廢。

涇江口巡檢司 正廳三間,儀門一間。明初,巡檢徐綬建,今廢。

歸林灘巡檢司 正廳三間,直房二間,儀門一間。明初,巡檢葛乘仁建,今廢。

便民倉 明正統時,建於望江曹家山下,道遠,民甚苦之。後徙本縣祝家山,不利,復遷今埠。距縣七十里,船直抵岸,軍民兩便。

備用倉 四在譙樓東。順治十六年,知縣王民皞建。康熙七年,知縣朱維高修。

常平倉 四在廳事東。康熙八年,知縣朱維高鼎建,積穀備賑。

舊預備倉 四,知縣孫衍建,吳拱辰重建,邑人吳泰「有《記》。」

東倉   、西倉   、南倉 俱在「讓清」 下鄉。

北倉 在儀鳳上鄉

備用倉 二知縣陳恪建。

上倉 在廳事東

下倉 在譙樓東

學倉 在儒學內

濟留倉 在縣治西

驛倉 在楓香驛。明末俱燬。

廳東邊倉 二座各四間原設名「積穀倉」 ,倒塌。康熙二十二年,知縣朱卷捐俸重修。

養濟院 舊在大東門內,有堂有舍,有外門。明季賊燬。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孫繼文鼎建。康熙己酉,知縣朱

維高捐俸增修,年久全圮。康熙二十六年重修,較舊宏敞。

漏澤園 :在東北郭外。

義塚 在大西門外。順治三年,知縣孟瑄價買王家墩,聽貧民營葬。康熙二年,郡守劉橒倡率各屬邑捐貲,購買知縣朱卷,價置沖高地一所,又於四鄉再置高原,以給夫遠人之貧者,就近安瘞。俱勒碑誌,以垂永久。

望江縣治 在縣之南。晉郭璞所卜,有「赤岸沙洲,萬年不休」 之讖。宋末,遷於江南之香口。元初,尹張魯瞻復於江北舊址作邑。明洪武己酉,知縣徐煥建。宣德間知縣馬賓、正統間知縣王原、周鏞、丞周文受修。正德戊寅知縣周欒重建。己卯,宸濠兵掠,邑治悉燼。庚辰知縣趙鴻重建。有正堂舊址,知縣楊雲梯建。堂前有戒石亭,堂後有協恭堂,後改清白堂。堂左為幕廳,為架閣,庫前左為吏、戶、禮、承發房,堂右為庫前,右為兵、刑、工房前為倉堂,後為知縣宅。宅門內有正廳,有後堂,有樓。宅左為縣丞宅,今廢。主簿宅,天啟間裁革,今改為典史宅。宅前餘地有漕、倉。禁坊之前為儀門,門內左右為吏廨,門外左為寅賓館、土地祠,右為獄邑門。舊有譙樓,今無,惟左右有亭。門之左有旌善、「申明」 二亭,有羈候所。屏牆在門外中道。

縣丞署 在正堂東,廢。

典史署 主簿署改建

察院 在邑治東。有廳,有東西序,有堂,有照廳,有班房,有儀門,有頭門,有周垣。門外有屏,左右有東西轅門,有旗竿二。前後建。「修者:明知縣吳建忠、馬賓、劉溉、朱軾、羅希益、朱允恭。」

皇清順治辛卯,鼎新重建,則知縣王世蔭也。

楊灣口巡檢司 在縣南三十里。

陰陽學 在縣西興賢坊。

醫學 在縣北賢孝坊,有「惠民局。」

僧會司 在青林寺

道會司 在崇會觀

新漕倉 在邑署東。順治六年,知縣王世蔭建。有廳有序,東西分列倉三十八楹,專儲漕糧。有《碑記》。

濟留倉 在縣堂之前,東西各四楹,專儲積穀。預備倉 二:一舊在邑前,今遷邑堂前;一在邑東十五里,明初建,久廢。

新設社倉 三:一在蘆薪橋,一在水雲庵,一在崇惠觀。知縣劉天維建。

新增漕倉 二,一在邑署東,計十六楹。一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