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98

此页尚未校对

盡忠池 在西門外清水閘。元末偽漢襲破城,余忠宣闕,率其將佐轉戰江口,殉節於清水塘,後人名為「盡忠池。」 今壅沒。

風節井 在府治前衛西。即余忠宣夫人子女盡節處。亦名「烈夫人井。」

讓泉 在西門二里山塢下。泉甘洌,來汲者止受一人用汲自不越次,故名「讓」 焉。昔有縣令命役取惠山泉,回舟風猛,罍顛其半,至取此泉實之。後煮茶訝其有異,役不敢隱,令取試之,以為其味不減第二泉,其名益著。康熙甲子年,諸冠裳遊此,愛其清漣一掬,且更美其名,置亭於其上,名曰「澄碧亭。」

鐵牛 在江濱,多水怪。初建城時,冶鐵鎮之。一在集賢門內,一在盛唐門內,一在山川壇東,一在天柱閣右,俱藏土中,微露如牛脊,時有聞喘聲者,驚其神異,人稱為「鐵牛大將軍。」

大勝磯 :在城西二十里。明中,丞史可法大敗流賊於此。

拜石溪 在瀼河釋迦坂。山頭有巨石,移入溪,可障水為埭,百餘人不能撼。明邑紳劉尚志衣冠拜之。是夕雷雨,石自落溪中,因以名命。子若宰,勒字石上,名人題詠甚多。

「九曲池 」 在東門外石橋港,阮堅之常泛詠於此。

飛來鐘 在雙蓮寺。明初,有大鐘浮江而下,寺僧迎之,遂止。

宜城渡 在康濟門外。郭璞謂此處宜城,迄今為大江南北利涉處。

《諭碑》亭 在公衙門前,大中丞薛柱斗建,知府劉橒《造舫亭 》在鴨塘吳螺石孝廉別業。

涌月亭 在西城外山巔,顏紫芝銓部別業。「超然臺 」 ,舊有亭,在雙蓮寺後。

藤墩 在東城內,舊有大樹覆墩,垂藤如繖。劉靜遠別業。

「皇華」 墩 在北城內,舊有亭。

寄園 在東城,邑紳任國禎別業。

陟園 :在西門外萬松山。邑紳錢選建,望瞻親塋。

中江樓 在東城外

鎮皖樓 即「中江樓」 舊址。康熙甲子冬,巡撫都御史薛捐資重建。樓凡兩層,規模壯麗,視昔有加焉。

調元閣 在康濟門外

青溪亭 在龍山,郡守劉、郡丞裴、別駕謝同建。大觀亭 在余忠宣廟右,山阜久成廢址。康熙甲子年,巡撫徐重建,亭制弘敞,疏櫺四面,宦客詞人,飲賦其中。一時龍山、百子、雁汊、海門諸勝,畢陳於前,稱「皖江勝蹟。」

霞上 在龍門山之半,明經方都韓讀書處。有驚竹、「掃雲」 、「蓮接」 諸巖洞,嵌空玲瓏,如米顛袖中物。其手植梅花松柏,蒼然古秀。下有竹塢、散華閣,尋雲看瀑,尤為絕勝。

四宜亭 在郭外東偏。江流下注。前令馬剛相其地,謂「宜砥柱以培形勝」 ,擇爽塏而亭焉。畫棟憑江,一吞吳楚之勝,軒窗洞開,光影四射,水天一色,靡景不宜。公餘退食,即婆娑觴詠其下,大有「滁上醉翁」 之意。皖人四時覽勝者比於甘棠焉。

不二亭 在太平寺內,白衣庵左,即萬松山舊址也。前守趙世禎置亭其上,命白衣庵僧參一守之。亭四面環山,多竹樹,春夏林木叢深,靜若太古,遊人塵坌頓釋。及山空木落,而城郭梵宇,參差隱現,亦類衡山畫圖也。

霄漢樓 在盛唐山之陽。邑紳任塾買廢址置園,蒔花種樹,顏之曰《屺將母》也。中豎樓曰「霄漢」 ,縹緲欲飛,江山滿目,八窗洞啟,千里澄觀。多名人題詠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