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門灘聚涇水

麻陂潭 ,在縣東南五里。深二丈餘,長五里,碧水澄潔,鳧鴨上下,前人嘗泛舟其間。

板石潭 在縣東北二里。上有橫石一片,平鋪如板,為邑人修禊遊觀之所。往來名人多賦詩其上。

白龍潭 在芙蓉峰下。大旱取水,祈禱輒應。龍光潭 一名麒麟潭,在縣治西六十里長壽鄉。上有石二丈餘,舊名「敬朋石。」

金鐘潭 :在安仁坊,即㜑、穰、赤、舒四水所聚處。中多水鴨、鴛鴦諸鳥。

香潭 在縣西二十里三折嶺下。水勢停蓄,深不可測。二三月間,山花映流,丹崖碧水,怡人心目。

白石潭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屬絃二水碧澄縈折,東岸懸崖峭壁,石室虯松。西岸有亭坐對如在畫圖。

湖深潭 在縣西三十里。高峰聳峙,碧水淵渟,如湖之深,故名。

旌德縣

樓真山 乃縣治之祖山也,即西山。《方輿志》云:「竇子明煉丹處。」 李白詩云:「敬亭一回首,目盡天南端。」 又云:「願隨子明去,煉火出金丹。」 其南方有青華觀,蓋取謝朓「水月青華」 之句,頗為幽雅。梓山 在縣治南,磊落有峰。迤邐而西,有筆架峰。中有資福寺、東嶽廟。旁有奇石。石澗有桃樹,不花而實。每歲三月,遊人多登覽。

感化山 在縣東

淳源墩 在縣東藏經閣後,淳水出焉。

華陽山 ,在縣東五里許。

鳧山 ,在縣東二十里。其陽有鳧山殿,竇子明之像在焉。舊傳子明煉丹棲真,丹成騎青鳧飛入此山,云「山中多仙跡。」

鳳凰山 在縣東七里

大鼇山 在縣東十五里。山形如鰲,有瀑布泉,噴流如練。

玉壺山 在縣東十五里。石上有玉壺跡。石鼓山 在縣治東二十里。《九域志》云:「上有石如鼓,天將雨,鼓即鳴。」

華容山 在縣東三十里,一峰形如蓮花,獨立青峰 ,在十都西,秀麗高聳。

丫髻山 在九都,形如雙髻。

嗣續山 在縣東三十里。周圍十數里,東分嗣嶺界。《寧國縣》謂「山脈絡接,嗣續不絕」 ,故名之。唐山 ,在十三都,去縣五十里。周圍十餘里。其巔有塘,廣可十畝,旱時水不竭。以上東隅山。齊柳山 在縣西十里,山形圓如畫眉。

黃茅山 ,在縣西十五里,最秀拔。

岩山 高與正山、鳧山、黃高峰齊,邑人候其山之出雲,以占雨。以上三山皆縣之祖山。

正山 一名「尖山」 ,在縣西二十里。山極高峻,上有龍王廟,禱雨輒應。有仙人臺、仙人園。有石刻字畫不可辨。有響石亭,山下有銀瓶石。

《大幕山 》:山形如幕。

《小幕山 》:山形如幕。

唐峰 在縣西北四十里。

龍首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

紀家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

黃姑峰 在縣西四十里。

馬鞍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形如馬鞍。

金錢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上梟山 ,在縣西五十里。

下梟山 ,在縣西五十里。

石柱山 在縣西六十里。挺立高數丈,有二石承之,遠望若二柱然。

蛟峰 在縣西五十里

鐵帽山 在縣西五十里,山形如帽。以上《西隅山》。

金鼇峰 在縣南四十里。

大洪山 在縣南四十里。

黃高峰 在治南四十里。山峰高峻,有登仙橋、硃砂石壁、獅子岩。山下流泉曲水,山中林木陰翳,無人煙,世傳「胡丘士、謝元晦輩隱居之處。」 古唐山 在縣南十五里。高三十五仞,周迴一十五里,與績溪分界。以上俱南境山。

土龍山 在縣北二里。山形圓正,為縣治之障。柳山 在縣北十里。世傳柳祖公居此,山南有石室。

佛子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蠢嶺山 自鳧山華容峰橫亙二十里,南障縣治,北界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