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4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於楚而古,固揚州域,即其後為彭澤境,或隸豫章,或隸九江,總之屬斗無疑矣。蓋吳越居山河之下,於天文則斗牛之間,當雲漢之末,泒形與象實相符焉。若夫占驗之精,隨時因地,神而明之,則存乎其人耳。

池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本府。貴池縣附郭。

齊山 在城南三里。山有十餘峰,高齊等,故名。又有妙空、武功、寄隱竇雲、玉桂、有待等嵓,九頂、圓頂、華蓋、蓮子、左史、石虎諸洞,極為奇勝。或云:山因唐刺史齊映名。唐杜牧《九日登高》詩:「江涵秋影鴈初飛,與客攜壼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宋吳中復詩:「當時齊映為州日,從此山因姓得名。卻自牧之賦詩後,每逢秋至菊含情。」 按《唐書》,映無刺池州事,其弟照嘗刺池州,或以此致誤。明黃道周稱為《池山告辭十八翁》,此其一也。

柯山 在縣治後

陶家山 :在城郭西街之南。

檀婆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許。將雨,必雲翳其半焉;為府治地脈所自來。

太婆山 在城南二十里。山高百十餘丈,盤亙三十里許,山腰深邃,其半有西峰堂,下有龍池,旱禱每應。《南畿志》謂之「太村山。」

玉臺山 在城西郎家沖,郎氏世居於此。牛頭山 在舞上三保,瀕大江,五月出鰣魚。秀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昭明太子冕服陵及祠在焉。

穿山 :在城西南九十里。有洞。

和龍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唐妙明守訥禪師道場。

石橋山 在城西九十里,西峰山之東。兩峰對峙,一石橫於上,廣數丈,袤十丈餘,天然一橋。橋之下,滴溜泐石,有泉奔流入,穿山洞而出焉。筆尖山 在舞上一保。明御史張廷瑞號「筆尖山人。」

江祖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有一石突然出水際,其高數丈,上有仙人跡,名曰「江祖石。」 烏石山 與姥山相對。

「全山 」 在豐泉山下有洞,有得全堂,為「陳桂書院。」

白雲山 ,在城西南一百里。唐因元魏好佛,有白雲宗教,故此山有白雲寺遺址,其洞有刻石詩存。

魯祖山 在仁三保

城山 :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羅友賢砦址存焉。

饅頭山 在東一保

「高明山 」 ,上有高明洞。

城子山 :在城西七十里許,即古石城縣,立名雍山 。程氏有韓公庵,杉山僧普傳即其地重募建。

魚載山 ,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懸泉飛流,石壁三級,下各有潭。其上巨石如鯉,人跡之所罕游也。

古源山 在城西南二百二十餘里,今稱源頭。「吳山 」 ,在源頭山下。有五顯行祠,祈禱多應。「靈山 」 ,在城西南二百里,山之巔有田百畝,水泉不竭。

神山 在舞上一保,上有仙洞,雲興則雨。黃山 有二,一在義二下保。唐李白有《贈黃山胡公》詩。一在孝二保,二圖大剡阬。有古牛岡,可望匡廬。

孝娥山 在仙姑廟,瀕大江。

六峰山 在原三保。其山六峰,郡治望如畫屏。松寮山 在原四保。

雙峰山 :在六峰之外。劉廷鑾「《游考》記」 鯢魚甚詳。

「大尖 」 在興孝鄉高田。其下有洗耳泉,泉石有篆刻存。

水車嶺 在城西南六十里。唐李白、宋郭祥正有詩。

苦竹嶺 在原三保。古有李白讀書堂,久廢。碎石嶺 在城南五里。宋趙文節公夫婦墓在焉。

《回黃嶺 在原三保》。黃巢聞朝廷受降,遂勒部曲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