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止稱「池口,進五里即杜塢湖,其源五:一出石埭之櫟山,至香口;一出古源,由大剡溪口匯櫟水於香口而達於七里。一出洘溪;一出石嶺,折於龍舒河;一出東源,經上溪眾流會於秋浦玉鏡潭,沿洄於殷家匯,達池口入江。」
殷家匯 在城西南六十里。浦水所匯,其地為鎮。
清溪口 在城北五里。其源二:西南出洘溪,一出石嶺,與蝦湖峽川交於白洋,匯於江祖潭,注於上清溪,沿流與上洛嶺水達於平天湖,湧於黃沙灘,過齊山湖,激於響水灘,東南出太婆山,流於白沙河,繞於東塘湖,合流至下清溪入江。宋太守張士詡嘗繪《清溪圖》。
梅根河 在城東北四十五里。其源二:一出九華山,瀉於五溪,至鬥龍折流於五埠河;一出太婆山,瀉於馬牙橋,遶龍潭與華流,交於雙河,達茲浦以入江。宋陳慶立砦於此。
大通河 在城東北八十里,為貴池銅陵界。其源自青陽者四:一出九華山,一出分流嶺,一出黃蘗嶺,一出水龍。會於銅阜。自銅陵者三:一出梅衢山,一出伏牛山,一出天門山,會於東橋河。與南水交於將軍灘,達茲以入於江。
《秋浦 》自池口以至石城間,皆秋浦也。唐李白詩甚多。
玉鏡潭 舊《志》:在桃胡陂下。今其地絕無陂也。山之趾有玉鏡潭,刻石砌於罅旁。周必大詩有「江祖移舟下鏡潭」 之句。按李白詩云:「溪當大樓南,溪水正南奔。」 迴作玉鏡潭,則玉鏡潭之當在清溪明矣。況潭之上二里許,且有所為陂者也。《舊志》稱:昔人言,月夜時,有物如白鵝自潭中出,則光照數十里。蓋自秋浦言之也。
江祖潭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潭上有石高數丈。
平天湖 在城西南十里。唐李白、宋朱熹俱有詩。
齊山湖 在城南,宋王十朋所謂「城南風物似西湖。」
蝦湖 在城南開元鄉「南姚」 之前,唐李白嘗宿其地。
南塘灣 在原三保
施家灣 :在城市心街之西,為元時泊舟之地。「泥灣 」 :在秋浦上流。吳應箕有詩。
青陽縣
九華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舊名九子山。李白以山有九峰如蓮華,更名九華。」 高數千丈,盤踞一百八十里,南望石埭,西望貴池,東望涇川,北望大江,池之鎮山也。有峰曰天柱,曰拱辰,曰雲,曰東,曰中,曰幘,曰雙,曰雲外,曰碧雲,曰雲門,曰升雲,曰獨秀,曰滴翠,曰翠微,曰綺霞,曰天池,曰枕月,曰石照,曰翠屏,曰翠蓋,曰展旗,曰《石碑》,曰《玉甑》,曰《覆甑》,曰《獅子》,曰《螺髻》,曰《野螺》,曰《鳳棲》,曰《蓮花》,曰《梅花》,曰《積稻》,曰煎茶」 ,曰《二神》,曰《五老》,曰《九子》,曰《列仙》,曰《真人》,曰《老人》,曰《文殊》,曰《羅漢》,曰《少微》,曰《招賢》,曰《會仙》,曰《安禪》,曰《古仙》,曰《香林》,曰《缽盂》,曰《仙姑》,又有巖,曰《思賢》,曰《清隱》,曰《處士》,曰《碧桃》,曰《宴坐》,曰《觀音》,曰《寶陀》,曰《拾寶》,曰《透碧》,曰《三斧,曰虎頭,曰滴水,曰雙石」 ,曰邃谷有洞」 ,曰金光」 ,曰三游」 ,曰十丈」 ,曰雲岩」 ,曰古仙」 ,曰有石」 ,曰果老」 ,曰金剛」 ,曰高僧」 ,曰老嫗」 ,曰浮山」 ,曰風輪」 ,曰花窗」 ,曰伏虎」 ,曰靈龜」 ,曰臥牛」 ,曰鬥雞」 ,曰沉機有臺」 ,曰〈普賢〉》,曰「逍遙,曰「釣魚,曰「春陽有嶺,曰「西洪,曰「歸雲,曰「鳳凰,曰「蜃蟠,曰「神光,曰「斧柯,曰「齊雲,曰「大返,曰「頭陀,曰「呈鳳,曰「天香,曰「摩空有泉,曰「龍女,曰「白龜,曰「碧玉,曰「煉丹,曰「戛玉,曰「溫岩,曰「虎跑,曰「瓔珞」 ,曰「巴字」 ,曰「翠瀑」 ,曰「甘露」 ,曰《七布》,曰雙,曰「派派」 ,曰「金沙」 ,曰「千尺。有澗」 ,曰「垂雲」 ,曰「石船」 ,曰「龍游」 ,曰「東陽」 ,曰「菖蒲」 ,曰「浮桃」 ,曰「花塘」 ,曰「南陽有池」 ,曰「嘉魚」 ,曰龍,曰「翠羽。」 「有潭曰濯纓」 ,曰「飲猿」 ,曰「百丈」 ,曰「弄珠」 ,曰「綠漪」 ,曰「雪有灘,曰『漱玉』」 ,曰「流觴」 ,曰《琉璃,有雜勝》,曰「天台」 ,曰「仙橋」 ,曰「天井」 ,曰「石室」 ,曰「小橋」 ,曰「茗地源」 ,曰「龍門」 ,曰「東崖」 ,曰「雙溪」 ,曰石墩,曰「東藏源」 ,曰《百丈箭》,曰「青哨灣」 ,曰「諫堂山」 ,曰「白蟮穴」 ,曰仙人塘,曰「黃瓠城。」 幘山 在縣南,與九華相接。
洪山 在縣南十里,一名「石門山。」
青山 ,在縣北五里。為縣治之枕。
峽山 去縣十里許
銅嶺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天峰山 在縣東四十里。
北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
石龍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