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4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大信河 在府城西南延福鄉。河水南自蕪湖白岸湖分派,北行過梅塘、何墓山之間,西行過馬鞍山,又西過大信下鎮,會龍山港入江。黃池河 在府城南姑孰鄉,以河心為界,河北屬當塗,河南屬宣城。

灌渡橋河 在府城北化洽鄉,通裡權渡橋至盛家廟卞家陡門止。

唐溝河 在府城東南湖陽鄉。西通官溪河,又接新華河。

新溝河 在府城東南,跨多福鄉。

匾檐河 在府城西新城垾,即古檐河、大信河分派入江者。

慈湖水 在府城北四十里。吳將笮融於此屯兵。晉陶侃與蘇峻戰於慈湖。又「侯景之亂,兵至慈湖,梁人大恐」 ,即此。

鼉浦 府城東五里。南唐李聿任歙州刺史,經此浦,有鼉魅幽聿於潭中,領聿妻子就任,凡三年,聿從潭中出,往尋妻子,妻子不識聿學法斬鼉魅,妻始識之。今按:南唐無李聿。

石臼湖 在湖陽鄉,相傳石崇舊宅也。

胭脂港 在延福鄉,去城三里。以其地昔有皇后脂澤田,故名。水盛時可通蕪湖水道。

橫山「九龍池 」 ,山頂石坎,容斗水不竭。內有石龍子九枚,長數寸,黝形高足癡,不畏弄人。弄一枚坎中仍九,漸至九枚,坎中亦九,盡還其九,亦復九也。

《異井 》,當塗城南三十里有古井,在大澤中,甚深,汲者用綆二十餘尺。當春夏水盛時,澤水幾侵沒其床,而內水之深如故。

蕪湖縣

赭山 在縣西北五里。高三十丈,周九里。《江南地理志》云:「赭山丹赤,故郡名丹陽山。」 巔有一覽亭,宋邑人張應南建。有滴翠軒,在廣濟院塔後,為黃庭堅讀書處,惜俱成廢址。今所存者,躡山門而上琳宮,妝飾天王金剛殿。

磧磯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陳周文育襲彭城,徐嗣徽引齊人渡江,據蕪湖,列艦於青墩,至磧磯,以斷文育歸路,即此。一名「七磯。」

驛磯山 在縣西北八里。南宋時,設館驛、立市肆於此,故名。山址濱江。江滸有「清風樓」 ,建自明御史邑人黃讓樓。突兀險峻,為棲僧之舍。俯視樹穠藤護,寒翠撲面。遐矚清敞,則煙黛浮空,泬寥無際,惟見江光雲影,漁舠來往耳。

周家山 ,在縣西北六里,踞清風樓左偏山坂松篁密蔭者里許,柳堤荷沼,參差盤折,如入桃源邃處。登巔面江風,御雲憑,與靈澤宮遙向並峙。

皇清康熙癸卯,僧在瀛募建「普同」石塔三座,構傑宇。

五楹覆之

范羅山 在縣西北五里,址毘赭麓,崇林邃密。間道入萬松庵,嚴風徹骨,宜盛燠納涼。秋暮紅樹最佳,楓陰森映間有圓照寺,層樓傑閣,望者疑天際。珠宮,南矚,粉堞如畫,煙火萬家,接長江停舫,故眺歷者常攜巵選勝而飲,為樂郊韻事。鶴兒山 ,在縣西北五里,址續吉祥寺。陵阜平坦,廬舍園廛三之一。嶂北有識舟亭,原名「八角」 ,建自明萬曆間,憑江覽勝,宛如燕磯蛾眉。崇禎辛未,榷使王思任拈謝朓「天際識孤舟,雲中辨江樹」 句作聯,故顏今名。

皇清順治甲午,水部楊峻割俸塗丹亭,益增麗往來。

名流鑴題,充壁盈椽,故遊覽者觴詠不絕。赤鑄山 ,在縣東北八里,高十丈,周七里。《圖經》云:「楚干將造劍之處。」 今山有干將墓。

神山 在縣東北九里,與赤鑄相連。《圖經》云:「干將淬劍於此。」 上有磨劍池、砥石有李衛公祠。宋乾道七年,縣令沈端節詣祠禱雨,靈應,因取蘇軾「喜雨亭」 中語,作志喜亭。山勢逶迤,蟠結壘巘,曲徑幽邃,宜人。羅漢寺踞其峰麓,堪駐足焉。躋嶺眺丹陽諸巒,綿亙相接,至赭塔、荊壁,東西夾輔。相傳茲山為縣治來岡云。

破山 ,在縣東北。《圖經》云:「干將試劍於此」 ,故上有試劍石。

柳家山 在縣東北十里。上有隕星石。宋紹興己卯,有星隕,其聲如雷,其光燭天,視之則石色如鐵,狀如角黍。邑令趙不吝恐惑眾,乃投諸水。白馬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高五十丈,周九里。上有三聖祠,下有紫燕洞,土人稱「燕巢洞」 ,又名「燕雛。」 冬有紫燕來集,春則去,俗以牛餅祭洞神。宋大明七年,敕禁之,燕遂絕。山徑縈紆攲連,從小庵而陟,蒼松茂竹,夾道鬱蔥。山脊峰迴石聳,與繁陽浮丘、「空明」 對峙。盤折入洞,洞深廣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