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5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廬州府星野考    通志縣志合載

府屬總

《周禮》鄭氏註:「吳越屬星紀。」

《爾雅·星紀》:「斗,牽牛,吳分野。」

《史記天官書》:「南斗、牽牛、須女皆為星紀,於辰在丑,越之分野」 ,而斗牛為吳之分野。

《漢書·天文志》:「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地理志》:「吳地,斗分野。九江、廬江盡吳分野。」 《漢·郡國圖》:合肥、逡遒、橐皋屬九江郡。

費直分星,次斗牛十度至女五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分野。

《晉書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廬江入斗六度。」

《唐書天文志》:「斗,牽牛,星紀也。初,南斗九度,餘千四十二,秒十二太。中,南斗二十四度。終女四度。自廬江、九江負淮水,南盡臨淮、廣陵,至東海。南海為星紀之分。古吳、越群舒、廬、桐、六、蓼及東南百越之國也。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南河寖遠。」

《宋史天文志》:「南斗六星,第一主吳,第五星主廬江。」

《明清類分野書》:「自斗三度至女一度,屬吳越分,主揚州。」

《明一統志》:「斗玉衡第六星,主揚州。」

廬州府山川考一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合肥縣附郭。

大蜀山 在城西二十里,上有唐開福寺永濟龍王廟碑,今俱不可考矣。《爾雅》云:「蜀者,獨也。」 屹然孤峙,遠見二百餘里,具備五行,為一郡之鎮山。

浮槎山 在城東八十里。《方輿勝覽》云:「俗傳自海上浮來,梁武帝女為尼,於此建道林寺,號總持大師。」 殿東百餘步有梁女墓塔。下有海榴一株,相傳公主手植。頂有泉,味甘而洌,或曰浮闍山,又曰浮巢山。

四頂山 在城東七十里,俯瞰巢湖,四峰並起,亦名「四鼎。」 上有魏伯陽煉丹池,即白狗仙人得道處。

小蜀山 :在城西四十里。

雞鳴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上有龍井。肥水自紫蓬山出,東北徑此入金斗河。

石佛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山頂有三石佛,今不存。

周公山 在城西七十里。上有周瑜廟,係瑜讀書處,今廢。

千家山 在城西七十里,傳舊有樊噲墓。紫蓬山 ,在城西七十餘里,有廟曰「李陵」 ,又名李陵山。肥水發源於此。

馬鞍山 :在城西七十里,以形名。

蓮花山 在城西一百里,上有石鑿蓮花。大灊山 在城西一百里,頂有清泉,清冷不竭,上有真武廟。

土山 :在城北四十里。

龍山 :在城北一百里。蜿蜒如龍。

龍泉山 :在城東五十里。絕頂一水,洄波繞徑注僧廚。

梅子山 :在城東南七十里。

小峴山 在城東七十里。按《梁書韋叡傳》,「天監四年,侵魏,拔小峴,進討合肥」 ,即此。

伏羲山 ,在城東七十里。上有伏羲廟,浮槎之支龍也。

黃山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其山連疊三百六十峰,接巢縣界。周圍二百里,有泉四時不涸,俗亦呼為「龍泉山。」

青陽山 在城東六十里。元余忠宣讀書處。「方山 」 在城東六十里,山頂四平。

姥山 在城東南一百里巢湖中。晉太康中,敕建顯聖妃廟,此郡治水口也。明崇禎,郡守嚴爾珪建塔其上。按:宋晉安王子勛兵寇廬江,沈攸之等大破之,追至姥山,是也。

孤山 在城東百里巢湖中。突然孤起。魏邢巒破梁將桓和於此。

金斗岡 :在城治東北。

《香花墩 》「為包孝肅公祠。」

餘峴口 ,即小峴之餘,通全椒路。

龍鳳口 在大灊山側,東南通舒城,北往壽州。東山口 去城九十里,通巢縣。

肥水 ,源出紫蓬山,北流二十里,分為二。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