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5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之勝也,故使節往來者,多登眺吟詠焉。

塔山 在治北三里。上嘗有塔,故名。《宋碑》曰「鴻寶縣之主山」 也。嶺有龍王廟,鄉人祈雨,今廢。其北子山有石魚,長五尺。

東顧山 在治東五里,俗云「馬家山」 脈。自冶父來,為治左護,故名。山頭松杉蓊鬱,邑人夏縉《晦跡雲窩》在焉。山腰有將軍石,有烏桕,有黃荊、金狗諸窩,泉大小四五出,灌溉田畝。

石屋山 :在治東北七里東顧山畔。一峰岩石如屋,中可容數人。

暖塘山 在治東十里。下有溫泉,四時可浴,且山多奇石,嶺有二石屏,玲瓏可愛,遊客尋賞。缺耙山 在治東北二十里。山頭石一,缺上結乳,時或風度,其香遠聞,俗傳金牛耙痕者非。《冶父碑》作「石門嶺。」

蜃山 :在治東北三十里,下瞰白湖。昔傳山下有蜃吐氣,結樓臺殿閣之狀。

獨山 :在治東北三十里。山勢獨出,如几黃屯。山內亦有大獨、小獨二山。

發洪山 在治東北十五里。世傳常起蛟,洪水摧山,故名。上有龍王廟址下出泉者三,中一曰「笑泉。」

鳳臺山 在治東南十里。自北視之,五峰排列,中高如臺。昔傳鳳集其上,故名。「旁子山」 ,世傳出銅,曰「銅坑。」 北三十五里亦有銅坑,山下則出鐵。今俱無。

福泉山 在治南十里。世傳山下出泉,飲之可以愈疾,故名。

虎皮山 :在治東南十五里。

菖蒲山 在治南二十里,相傳多九節菖蒲。青龍山 一在治西南一十五里,上有龍王廟。一在治東南二十五里,石被山東對峙,有山曰「白虎。」

白兔山 :在治西南二十里。世傳產兔色白,故名。

龍池山 有二:一在治西三十五里,《一統志》作「栭山。」 栭,小栗也。《唐志》作「糯山。」 上有天井,即龍池,下有甘泉寺。一在北三十里,亦有龍池,在上東去數里有雲隱庵。旁一洞,深不可測。

玉蹕山 :在治西三十里。魏武駐蹕於此,後人立廟曰「曹王。」 今廟移下河濱。

獅子山 :在治西三十五里,以形名。上有南岳廟址,其尖有龍井。今廟徙王家山麓。

馬槽山 在治西四十里,有大小馬槽,形勢遠接。各山半有石槽,大者長二丈,小者長丈五六尺,形成自天,不假椎鑿者也。槽旁有人馬足跡。曹操嘗立寨其上,名「金子。」 又高處名「劉郎。」 不知誰謂。

黃銅山 在治西二十里。上有龍王廟,下有居士祠,中有半山亭,多名士題詠。或作「黃土山。」 關山 在治西二十五里。曹魏守隘之所,石門猶存,旁有塔,今廢。冷水關巡檢司在內一里許。平頂山 在治西三十里,以形名。

搠牌山 :在治西三十里。

牌山 在治西四十五里,與舒城縣相界。金牛山 在治西北四十五里。山有金牛寺、南岳廟。山嶺有塔,赤烏二年造。俗傳「有金牛裂土而出」 ,恐亦浪言。

八窖山 在治西三十里,關山之西,馬槽之東。揪住山 在治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馬廠。寨山 在治東北四十里,下有馬廠。

鐵腳山 :在治北五十里。麓出鐵,故名。今無,亦有馬廠在焉。

雞鳴山 :在治北六十里。

齊山 :在治北七十里,北瞰焦湖。

白石山 在治北七十里。山多白石,因名。巔有龍池、仙人洞,麓有侍郎陳植墓。

鼓角山 在治北七十里,與齊山對峙。半山東有鐘坑,西麓有秦王墓,不知謂誰。其子山曰梵羅,曰小山,曰牙山。觀音堂有二,皆下瞰焦湖水中一巨石曰「金鵝子。」

鞋山 :在治北七十里焦湖水中,以形名。俗傳老姥所遺,非是。

高唐山 :在治北三十里。上有汪聖廟。

下礫山 在治東北四十五里。亦曰下流,有洞,亦曰桃花傍山,一曰「上流。」

鳳凰山 有三:一在黃屯,一在西三十里鋪,一在西山,俱以形名。

郎官山 在治東南黃屯內。俗曰「藍關」 ,非也,蓋聲相近之誤。上有寨殿址。南有黃演衝,相傳黃巢屯兵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