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5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木藤蔓掩蔽,相傳有陶鐵鎗屯於此。

東石門山 在縣東南八里,與西石門同。兩山相對如門,中有隘路。

仙女臺 在縣東南五十里。山有大石,突出如臺,入莫能登。

九仙山 ,在縣西七十里。

新門山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

山羊山 ,在縣西三十里。

梅子山 在縣東五十里。多產梅嶺,可容數十萬眾。

石箱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石形如箱,故名。野雞山 ,在縣南一百里。

落兒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相傳衡山王至此。楮皮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即產紙處。

棋盤山 在縣西八十里。上有棋盤石。

椒子山 ,在縣西一百里。

黃石山 ,在縣西四十里。

鷹嘴山 有二,一在縣西北十里,一在縣南六十里。

鵰鴒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臨河壁立。站石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有石立於河中,故名。

龍頭山 ,在縣東北三里許。有巨石臨澶,望之如龍頭。

香爐山 在縣東北十里許,以形名。

元龜山 ,在縣西三十里。世傳大禹所鑿。水自萬人愁山峽經流入黑石渡河,峽中多產龜,又以形名。

風洞 ,在南岳懸崖間,常有風旋繞而出,故名。「雷公洞 」 ,在縣西北三十里烏梅尖下,深丈餘,上有雷公跡。

桃源洞 在縣西北五十里。有瀑布泉數百丈,闊如河。又有龍井三穴,禱雨取水輒應。

仙人洞 ,在縣西四十里。土可以陶,石可以灰。石窗洞 左,元放煉丹處。

淠水河 即龍溪,在邑城北。過壽春,會潁入淮,吳楚通津。《方輿勝覽》云:「淠河,古有潛蛟,為人害,楚公子羋乙挾弓矢射之,蛟走死,邑人為立廟。」 按其處名逃蛟澗,在州西南二百里,今屬霍山縣。

赤欄河 在縣東一里

高廟河 在縣東十二里。

下店河 在縣東十四里。

洛陽河 ,在縣東十五里。

中埠河 在縣南四十里。

草場河 在縣南三十五里。

三灣河 在縣南三十里。

雙河 ,在縣南六十里。

頭疼河 在縣南七十五里。

陡山河 ,在縣南一百二十五里。

石門河 在縣東南一里。

東流河 ,在縣東北八十里。

思家橋河 在縣西五里。

戴家渡河 在縣西十五里。

黑石渡河 在縣西二十里。

梅河 ,在縣西一百里。

漫水河 ,在縣西南一百里。

九龍井河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六道河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

沙河 在縣北五里

黃溪澗 在縣南二十里。

百丈澗 在縣東南二十里。

小乾澗 在縣西四十里。

大乾澗 在縣西四十五里。

白蓮澗 在縣西五十五里。

水磨澗 在縣西八十里。

老鴉澗 在縣西九十里。

陽河澗 在縣西北六十里。

廬州府城池考     州縣志合載

本府。合肥縣附郭。

廬州府城池 ,在昔無考。自漢末,揚州刺史劉馥單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唐廬州刺史路應求加甓焉。宋隆興九年正月,詔修郭振展其地,跨金斗河,北立水關二。元末,城圮僉事馬世德請宣讓王及高昌公,發公私錢十萬貫修之,歲久廢缺。明弘治中,知府馬金重修。周圍四千七百六丈,高二丈,闊四丈,斂八尺,「城東壕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