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5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武安祠 在儒學東。元兵燬,明洪武六年,知縣傅鉉建。正德四年,劉瑄修。九年,劉夢熊修學,拆去,置其像於門樓。嘉靖丙戌,知縣周良會開拱辰門,移其像於上。丙午年,居民建祠於門外,改塑像於中祀之。

毛公祠 在儒學前。毛義,漢章帝時人,家貧以孝稱。鴻臚韋彪特疏表薦:「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先,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帝允奏。舉義安陽令。母卒去官,屢徵不起。建中元年,帝下詔褒寵之,賜穀千斛,常以八月遣長吏問起居,加賜牛酒,壽終於家。明萬曆庚戌,知縣章達申詳府道院題請,建祠於東門外,賜春秋祭祀,給後裔一人衣巾主祠。天啟辛酉,知縣劉五緯改建城內北門。壬午,寇焚,止存門屋三間,二仲祭祀如故。

東嶽廟 在東門橋外。明嘉靖三十八年,居民重修。

泰山行祠 在東嶽廟左。明嘉靖三十七年,合邑居民創建。

舒城縣

社稷壇 :祀縣社稷之神,歲以春秋仲月上戊日致祭。

「風雲雷雨山川壇 祀風雲雷雨之神,本縣山川之神,本縣城隍之神。歲以春、秋仲月上巳日合祭。」 壇在東、南、西、北四門外。

邑厲壇 祀無祀鬼神,歲以春清明日、秋七月十五日、冬十月朔日致祭。

城隍廟 :在縣治東。月朔朢,縣官往參焉。歲無特祀,春、秋二仲上巳日,合祭於山川壇,厲祭則迎神主之。凡有司初入境,必先齋宿於此,陳牲告神,而後到任禱祈;水旱災眚,必先牒告而後立壇。蓋以理幽一邑之主也。

關聖廟 :在縣治東。月朔朢,縣官繼城隍廟往參焉。

三劉祠 在城隍廟東。祠劉信,報其興水利也。按《劉攽碑記》,惟以衛刺史劉馥配饗,後土人以知縣劉顯治水有績,並從祀焉。

八蜡祠 在大東門外,遇有蝗災,縣官親祭之。三皇廟 在縣治東,春秋祭之。

龍王廟 在縣西南十五里。每歲五月二十五日,縣令親祭之於此。勸農廟前有龍潭,禱雨輒應。

報功祠 知縣許學宗為許榮、汪河、郭象儀建七門廟 按《明一統志》:在七門堰上。

胡靜山祠 在大東門內。

「轉仁會館 」 ,在六安門外,大學精舍。畫像奉祀,俱係《靜山》。

濮曉陽先生講堂 諱「中玉」 ,在三里街。

胡文節先生宗祠 在大東門內,撫院張朝珍旌其門曰:「大節千秋。」

無為州

社稷壇 在西門外一里。明洪武八年,本州同知魯執中建。宣德三年,知州王仕錫增修,知州趙璧重修。嘉靖間大圮,知州焦子春鼎新葺治,繚以周垣,門北向,壇南向。左為齋所、為庫、為廚房,「歲於春秋二仲月上丁後一日致祭焉。」 今俱圮,止壇基存。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南門外二里。修建與社稷同。設一神位。「風雲雷雨」 居中、山川居左、城隍居右。歲亦於春、秋二仲月設祭。今圮。

州厲壇 在北門外迎恩亭後。明洪武間,設里社壇  、鄉厲壇 舊址多為居民侵占。明萬曆九年,署州事府通判查《志文》盡行修復。每春秋仲月,捐俸給各里,以供祀典。

旗纛廟 在北門外教場中,去城二里。每歲秋霜降日致祭。

城隍廟 在州治東

馬神廟 在北門內大街。往歲俵馬官設醮於此。

土地祠 在州治儀門外右,相傳為酇侯之神。囹圄祠 在狴犴中。官廳左懸神畫像。舊無祀。明嘉靖初,每歲春集道流入內誦經,名曰「疫醮。」 二狀元祠 。宋元豐狀元,州人焦蹈登第七日而卒。州人哀之,即其讀書故址立祠以祀。舊在州治前譙樓西。明萬曆七年,府同知孫化龍署州篆時,闢州治前為東西往來官道,而焦祠適蔽其前,乃拆祠,移其像置西偏「騏驥」 廢館中,以永樂甲辰狀元邵寬並祀焉。

三賢祠 在南城。明嘉靖間建,祀巡按吳百朋、廬州府通判冀元、本州知州何寵。按三賢俱築城有功,故列像祀之,內立「少師徐階《碑記》」 ,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