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5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淝水於浦內,島嶼瀠迴,花竹蔥蒨。宋郭祥正詩:「花鳥可憐春自媚,柳舟遙覺月微明。」

煉丹池 在四頂山。漢人魏伯陽煉丹之所,故址存。

龍潭 ,在梁縣治不十步,蜃母居焉。

香花墩 在城南水之中央。蒲葦數里,鳧魚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游人至此,有濠濮間想也。孝肅公讀書處。古今題詠,不一而足,今見存。安豐芍陂 ,孫叔敖所刱為南北渠,溉田萬頃。石牛 縣治土地堂前古有二石牛,父老相傳,初濬淝河,得之土中,形製甚精,對作角抵狀。後有二牧童橫笛跨其上。今不存。

漆井 在竇家池西。相傳修某殿宇,貯漆於井,遂成「漆井。」

鎮淮樓 明嘉靖時重建。萬曆三年,知府吳道明重修,題曰「江淮保障。」 崇禎時,城破,賊焚殆盡。

皇清康熙四年,廬州道孫籀捐資復建,視往昔較壯。

麗。康熙三十六年,知府張純修,鼎新,更為「崇煥。」 華欄朱檻,淮淝雄鎮。

「思惠」 樓 在城隍廟後。明正德乙亥,知府徐玨建。今俱被焚,僅存基址。

金斗城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隋開皇中置。或云漢永平中,巢湖出黃金,郡守獻之,因取此義。」

稽古閣 舊在府學戟門前,宋安撫翟朝宗遷於學舍之後。

中和堂 在府治,宋時建,以堂之後有「凝香」 、「雙瑞」 二堂。

三至堂 在府治西。宋陳堯叟三守是邦,故以名堂。葉祖洽作《記》。

衣錦亭 在府治東。宋馬亮歸守鄉郡,因創此亭。通判張君房作《記》。

廬江縣

龍舒城 在縣西,疑金牛城是。按:龍舒,漢縣名。隋遷郡治之後,并潛與其地而置今縣,或其遺址也。曹操行軍,意者據其舊險,故《舊志》云云。大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漢以前疑六在此,但不敢必其的為何城。後曹操兵與吳拒,豈亦因其舊址歟?城之旁又一城壕,遺址儼然。

潛城 ,按:《明一統志》在廬江城南二里。《左傳》「公子燭庸帥師圍潛」 即此。及考杜《註》,則曰「在廬江六縣西南」 ,而六城在舒城東南六十里,豈亦大城之類歟?今之廬江,併其地而有之,故邑名潛川。

慕容城 在治東二十里。世傳慕容垂屯兵所築,今不可考。

避暑臺 在治東北隅。舊傳曹操行軍時,嘗於此避暑。今為城隍廟址。

釣魚臺 在治東南八里,石磯枕河流,可釣。《明一統志》曰:「左真人釣處。」 未詳。

吳王宮 在城中紫芝坊,世傳五代吳主楊行密故宅,今為「金剛寺。」 按:行密,合肥人,竊據僭號,治廣陵。此殆其行宮也。

擲杯閣 在南門外大觀書院內,有《左慈像》,今廢。

玉虛觀 ,在南關外,一名「南臺」 ,左慈所居,內有丹井遺址。後為山川壇并南倉,今廢。

仙隱亭 在水簾洞上。宋隆興二年,知縣劉銑構,用表「左仙」 之跡久廢。明成化七年,知縣梅江修橋涸河,致仕官徐山親見石刻云云。現沉洞前河中。

崇明館 在舊縣治南數十步。宋知縣謝惟士併省,以拓縣治。後為儒學。

冷水關 在治西三十五里。曹魏設隘於此,石門猶存。後內置巡檢司。

金子寨 一曰「天子」 ,在馬槽山。山勢險峻,曹操嘗據此屯兵。「金子」 ,不知謂誰。

劉郎寨 ,一曰牛欄馬槽山絕高,頂上自麓至走馬嶺上,凡十數里。寨址寬平,可容萬眾,而下堰古埂之水為糧運,實險要可守之處也。所謂「劉郎」 ,亦不知其所指。世傳天色陰晦,遙聞兵馬金鼓之聲。

金華寨 ,在黃屯寨基山上,勢亦險要。世傳「金華女」 ,名無考。

《魯班斗拱 》在冶父寺山門。世傳魯班所造攢殿之餘制。明正統間移置門上,鳥雀一觸即返,亦異蹟也。按班生《春秋》,而此寺開於後唐,其故不可考也。斗拱今亡。

「毛義隱處 」 ,今毛公山洞是也。洞廣九尺。深三丈。有石窗石榻。

《半山亭 》在黃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