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6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頂各有城井,王元謨所築,至今猶曰「梁王城。」 六代建都,皆於此屯兵捍禦。

如方山 在郡西北六十里。舊名六合山。梁武帝嘗遊此,以山形正方,如金陵之方山,故改名之。西嶺巨石巉峙,曰「獅子巖。」 石潭深十餘仞,水碧如染,曰「金牛井。」 上有昭明院、六祖塔,相傳古有神僧六世遺蛻於此。

烏石山 :在州城西北六十里。兩山相峙,路由其中,多黑石,因名。

四潰山 在州城北七十里。項羽既敗垓下,走至東城,所從惟一十八騎,漢兵追者千餘人,乃引騎倚四潰山為圓陣,即此山也。山石上有馬足痕。或曰:「漢兵四面圍羽,羽兵四面馳下,潰圍斬將而出,得名以此。」

陰陵山 在州城北八十里,項羽迷道處。上有剌鎗坑,闊一丈許,石罅水常清,相傳為項羽立鎗地。

鳳凰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

孔夫山 在州城北六十五里。相傳是「孔阜山」 ,「夫」 字誤。

闌龍山 山臨歷湖水,北橫八、九里,磊砢崟崎,如列崇牙。其東峰特高廣,天啟末,有僧建庵其上,名「宿雲。」 是山當歷湖之陽,疑即歷陽山也。山背負九龍山而橫翼其前,故有闌龍之名。九龍山 在雞籠山南,有九峰列障,蜿蜒嶙峋,中抱大壑,即九龍山也。

豐山 在州西南二十里。崇岡綿阜,紆複蜒蜿,周數十里。中有「老子塘邨」 ,則國初隱士杜浩世族也。

赭樂山 在州城東北五十里。一峰亭亭秀出,望之可愛。

海棠洞 :相傳洞在雞籠鄉苦竹寺,湮沒已久,莫能考識。嘗擬寺在平壤,絕無巖阿崆巃之狀;洞之得名,不知何取。覽諸題詠,惟極稱海棠之盛,并不及山。追憶當時,蓋亦以花樹叢密蓊邃,穿徑成蹊,被以洞名,喻其深蔚云耳。

龍泉洞 ,在郡西北五十里白雲山下。深窅莫測,泉吐湍流,足溉數頃,大暵不竭也。嘗瞰聽其中有懸蝠啾吟,雜以淙淙之聲,如撫絃擊石,足絕塵想。山尻徑轉,有山端立,儼如翠蓋,蓋孔雀山也。下有僧廬,從其名。山陰即寧陽侯陳亨墓。橫江 ,古郡治。橫江在歷陽縣東南,直江南采石渡。漢建安初,孫策自壽春經略江郡,揚州刺史劉繇遣將樊能屯橫江,孫策破之。隋將韓擒虎平陳,自橫江濟師,取采石,進拔姑孰。宋開寶八年九月,發歷陽、烏江、含山三縣丁夫,鑿橫江河以通糧道,從西京轉運使李符之策也。河南經當利浦入於江,歲久閼塞。明正統改元,郡守朱沅疏濬之。五年,復鑿小河,旁出通江,以便舟道。

柵江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與無為州中分為界,即古濡須口。吳、魏相持於此。宋南渡後,置砦。

開勝河 :在大西門外。

白水漾 在石跋河下五里許。

後河 在州北七十里。發源黃山,歷茅塘橋,過六合縣瓜埠口入江。嘉靖五年,巡屯曹御史建言,欲改從分水嶺由赭樂山前入江。下其議,南京內外守備及江北撫按核實。知州易鸞以功費鉅萬,無利有害,條陳不可者七事。竟寢其說,民賴以休焉。

石跋河 在州東北三十里,與江南慈姥磯相直。河開自宋太守胡公昉。磯石上有張果廟,不知何始。土人指示,石間驢跡,宛然如新。「跋」 者,命名之義本此。古有石跡城,今廢。

至馬河 俗呼「芝麻河」 ,在州東北四十里,濱江。穴子河 ,在州東北五十里,濱江。

太陽河 在州南二十里。水由歷湖經戚家橋達大江。

姥下河 在州南三十里。由歷湖經黃梁橋,下接大江。宋乾道二年,從和州守臣言,「方事開鑿,捍禦敵人,檢制盜賊。」

牛渚 在州南五十里。《吳志》:孫策攻劉繇牛渚營,即此。晉譙王尚之破庾楷軍於牛渚。溫嶠聞牛渚水深不可測,燃犀以照之,水怪悉見。夜夢怪語之曰:「與君幽明相隔,何故相迫也?」 嶠後以是卒。今牛屯河,其派也,源出巢湖,從桐城閘入於江。

裕溪河 在州南九十里。河源出巢湖,歷東南入於江。

麻溪河 在州西一里,源出於金泉寺山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