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6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中道士歷陽商栖霞居之,絕粒二十餘年。《洞天記》:白石山周迴七十里,第二十一洞天,號「瓊秀長真之天。」 舊有長真觀,即白石觀。宋靖康建炎間,東海葛長庚號白玉蟾者,人皆稱其為仙,嘗數游焉。

仙蹤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桑木橋,即尉子橋,有姚廟在焉。宋紹興辛巳,金主亮渡河,時劉琦為江淮制置使,以統制姚興隸都統王權麾下,當前鋒,遇金兵於定林,戰卻之。權本金降將,素怯懦,每違琦節制,不進。及金兵渡淮,權退屯昭關,留興扼之。至尉子橋,金人以銕騎突入,興力戰,權奔仙蹤,嚴兵自衛,不為之援,興墮伏中,以四十騎當二十萬,援絕力盡,父子竟死於尉子橋下。高宗嘉其忠,命即其戰所立廟,賜額曰「旌忠」 ,諡「忠毅。」 英爽所在,有禱輒應,故至今廟食不廢。昔金人相謂曰:「有如興十軰,吾屬敢前乎!」 有詩弔之云:「獨領孤軍將姓姚,一心忠義為南朝。王權若假援兵至,未必將軍死尉橋。」

濡須塢 在縣西六十里,即今東關河南之山,有濡須寺。按《通志》:建安十七年,吳築濡須塢,曹公頻攻不克。劉夢得云:「曹操祠猶在,濡須塢未平。」

梅山 在縣東南五里。唐天寶中,改曰棲隱山。相傳曹操圖吳,舉兵臨江,軍士道渴,操曰:「前山有梅,士皆口酢。」 山上至今尚多梅樹。

含山 即橫山,縣西三十里北十三都,山勢雄峻,中峙若吞含眾山,故名。按《明一統志》,唐改縣,取州境含山為名。

黃山 縣舊《志》:仙蹤山即黃山。今仙蹤鎮無山,而黃山特著,由邑乘之譌也。山凡三百六十峰,蒼深隱秀,為江北諸山之祖。

天鼓山 《舊志》載:天公山,縣北十里十四都。山體豐厚,為縣治祖龍。居民常取煤以供爐爨,鑿削根本。明萬曆二十六年,勒有禁碑,但志曰「天公」 碑、曰「天鼓」 ,又城西天鼓岡,皆可證邑乘之誤。花山 ,一名看花山,在縣南三里。平遠深秀,翠撲肌膚。環山成蹊,蹊中石如灑墨峋嶙踰三、四里,正對治前。每雨後望之,娟淨如拭。

黃稻山 ,距縣十五里。從石壁口東南左折,逕轉峰迴,窈深屈曲。山半為圓通寺,一名「黃稻庵」 ;規制特古。門外有銀杏樹二株,大數十圍,相傳為唐時物。

鹿宕山 在縣南十五里。《志》載「八分山即是」 ,去雲霧遠甚,《志》并屬之,似譌。嶮崿幽峻,狀若翠屏。由南折登巔,中一邃壑,竹樹參雲。建剎名鹿宕庵。

羊山 ,在縣南五十里,為太湖別巘,窈靄嶒拔,可望大江。

觀音山 去羊山二里,層峰疊嶂,遠絕攀躋,矯顧凌空,如遊龍出沒。居人煙火,宛坐畫圖。月城山 在縣西三十里,自蒼山延亙方盡,突起小山,狀如偃月,旁有月城庵,今名佛慧寺,規制本唐、宋名僧軰出。觀音橋河 在縣城南。水由西北一帶匯城下,夾流歷登科橋,直抵橫江、京口、金陵,一帆可達海子口河 在縣西南七十里。按:濡須水出巢湖,東流經亞父山,出東關,為海子口,歷黃、洛運漕,裕溪出大江,總名天河。孫權夾水立塢在其地。《明一統志》云:「有濡須水,而無海子口。」 《明南畿志》編入和州,為柵江,云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與無為州分中流為界。

漕運河 在縣南八十里。梁侯景亂,王僧辯軍次蕪湖,景將侯子鑒屯兵梁山,以捍禦漕運,故名。

龍洞 即龍洞山。《秦少游記》「為江湄龍洞作縣。」 《舊志》載之,非也。

石簾洞 在縣梅山陽。石嶂插天,層崖飛瀑,噴薄懸激,甘芳襲人。洞中窈冥幽閴,罅竅嵌空,有踰神設。

朝陽洞 在縣東麻山,一名「陵子山。」 山極險僻,自朝陽庵十二折始登,望遠凌空,渺然天際。三石板泉 ,泉出鹿宕山。三石嶔崎,劃然斧劈,古藤樛木,簇生其巔。石下流泉,終古不見。涸溢龍潭 銅城閘西,方廣數百丈,幽深黯黑,薄霧噴雲。先是有漁人捕魚,網得鐵索如千尋,載至舟,滿不絕。漁人大駭,遽止。其為蛟龍窟宅無疑也。

白石洞 ,洞門甚卑,傴僂俯伏,始入稍內,漸高闊,直身可行。白玉蟾、胡松有詩。

石牛潭 在縣南一里。潭內有石如牛狀,故名。水泉清洌,大旱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