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6 (1700-1725).djvu/112

此页尚未校对

女泉 ,在十四都。人偶臨玩,水或沸焉,若煎茶然。

和州城池考      州縣志合載

本州

和州城池 ,東南濱江,西南遶溪,西北環山,周圍十一里,舊為亞父城,世傳為項羽王西楚,封范增於歷陽,則和陽之城疑為范築,故曰「亞父城」 也。漢高帝令灌嬰還定江、淮,又築之,名曰「古羅城。」 至宋時,又繼築於歷陽,太守郭剛重修。明初,參軍郭景祥俾知州張純誠重修。為門者六,上皆有樓。東曰朝陽,西曰臨湖,偏西曰橫山,南曰橫江,偏南曰環江,北曰香泉。東西又為二水關,以洩城中水。城周十一里,高二丈二尺,又女牆二尺,環城有壕,深且廣。正德七年,流賊肆害,總制彭澤命知州孔公才各門增月,城未成。萬曆元年,知州康誥於六門各築重城,周圍十五丈,厚九尺,內外皆磚,高二丈二尺,如內城之制。上為女牆,又高五尺。舊城重建層樓,重城又建小樓,門外為弔橋,又前設關門。庶可稱「重門禦暴」 之義矣。其壕塹舊雖深廣,始鑿於宋乾道、嘉定間,都統制郭剛、宿將郭杲,年久淤塞。明初,總制郭景祥命知州張純誠重加疏濬。顧年久沃壤,多為軍民竊據,無復鑿池之意。近議州河返流,風氣非宜改濬。由縣河而南,環流城下,由南而會歸大江,共約延六百餘丈,廣一十六丈,務通舟楫,斯稱金湯之固。改朝陽門為寅旭,環江為薰阜,橫江為平康,臨湖為秩城,橫山為望舒,香泉為拱辰,北達神京,南通江漢,東挹太平,西迎開勝,亦足以壯一方之觀也。至崇禎乙亥,流寇陷和,城樓窩鋪一炬煙消,僅存「東門城樓一座。」 丙子、丁丑間,賴郡守萬民戴多方拮据,收拾於灰燼之餘,起衰於大創之後。新建城樓,次理窩鋪,雖稍稍就緒,而規模不如前矣。至

皇清康熙九年五月,霪雨淋漓,傾倒城牆九十四丈。

以及垛口窩鋪井、六門城樓俱皆坍卸。嗣知州夏瑋於本年六月內抵任,隨即估計物料,自捐己資,悉照市價平買,鳩工修理,時親董率至兩月有餘方始告竣,計用銀五百九十八兩有奇,不動民間一瓦一木,而使崩頹雉堞,煥然一新。外縣

含山縣城池 ,唐、宋、元以上歷三朝,俱未築城。明初,趙德勝克和州,平含山諸縣,不待終日,唯無城守之耳。知縣徐原顯始創立城垣基址。正德七年,流賊猖獗,知縣張文淵率部民築垣鑿池,周三里許,高一丈五尺,廣深各丈餘。城門四座,建樓其上,逾月成功。為門者六,東西各二,有小東門、小西門。知縣牟以邑小門多有洩風氣,乃歸併東西門,仍各存其一。舊東門在東北隅,亦以陰陽家不利於民,改正。東四門,有扁:東曰「朝陽」 ,西曰「進賢」 ,南曰「南薰」 ,北曰「拱辰。」 東門新樓,廣大譙麗,特異他樓。蓋以門外岡阜窿起,故高大其樓以稱其勢云。嘉靖三十七年,知縣葛麟始創磚城,圍九百餘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垛一千八百餘四。門樓四座。窩鋪四座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朱長泰、康熙二年知縣范《禎相》。

繼增修,視昔堅緻而崇墉屹立,含於是有其險,民可恃以無恐也。

和州關梁考      州縣志合載

本州

石湖關 未載處所

白塔關 在州西四十里。

斗峴關 在州西北四十里。

渭野關 在州北五十五里,即夾山鋪。兩山壁立,聳峭夾道約五里餘。山口崎嶇,和與滁接界,此關為南北咽喉。明正德中,巨寇劉六等猖獗,州同知薛渭野嘗設兵壘石以禦之。今寨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