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6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三十二卷目錄

 鳳陽府部彙考六

  鳳陽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鳳陽府戶口考

  鳳陽府田賦考

職方典第八百三十二卷

鳳陽府部彙考六

鳳陽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府志州縣志合載

本府。鳳陽縣附郭。

鳳陽府儒學 在譙樓西雲濟街。明洪武十八年,建國子監。十九年改為鳳陽府儒學。廟中大成殿,兩廡肖聖賢像,列興賢、育秀坊於戟門外。景泰間,知府仲閔修。成化間,知府章銳開大成路,置生員內號房,建尊經閣。弘治間,知府孟俊修。嘉靖十年命增啟聖祠,建敬一亭,貯《六箴》碑。州縣悉如其制。崇禎四年,災於火。六年,知府徐世廕修建大成殿五楹,明倫堂三楹,東西兩廡各九楹,東西齋房各五楹,尊經閣三楹,前戟門三楹,東西坐房各一楹,名宦祠三楹,鄉賢祠三楹。泮池前大成門一座,東北啟聖祠、敬一亭、土地祠。射圃。西魁星樓、教官宅。東首大門三楹,內東角門一楹,外櫺牆一圍,東西門樓各一座。歲久漸就傾圮。

皇清康熙四年,知府戴斌、司李黃貞麟《略》修其左右。

齋房、尊經閣、敬一亭、魁星樓,未竟厥功。至十八年知府耿繼志蒞任之始,於晉謁時瞻顧惻然,遂於十九年冬捐俸倡始,又申請鳳廬道孫蘭,率同同知劉芳聲、劉忠國暨州縣各量捐不等,擇吉鳩工,委訓導程之烺及繼任教授湯原振董其事。自大成門以至殿廡、齋祠、堂亭、墀廊、門屏、繚垣,大加修葺,煥然一新。

書院 「一在府治東南,明崇禎年建,今廢。一在大察院東,明崇禎年建,今廢。」

社學 在府治西。明永樂年建,久廢。

義學 在府儒學東。康熙十年,奉安徽巡撫靳輔,十六年又奉巡撫徐國相檄行各郡設立義學。知府章欽文力為舉行,捐本府項下地租,又申請鳳廬道范時秀項下地租共銀一百一十兩四錢八分,以為膏火之佐。十八年知府耿繼志復踵其事。自十九年奉行踏勘,鳳令王將地丈入縣冊,隨糧起解,止存租銀四十九兩五錢五分,為社師束脩及月課供給之用。

鳳陽縣儒學 在舊縣治東南。明洪武間建。正統間,縣丞趙進建「文昌祠。」 弘治間,知縣潘永嘉重修。萬曆壬寅,署縣事通判李光前捐俸開雲路、玉帶水。萬曆癸丑,知縣萬嗣達開泮池。

皇清康熙九年,戶部分司圖鼐、詹惟聖、教諭岑兆旂

捐貲「重修。」 後正殿、兩廡及櫺星門圍牆盡圮。二十一年,知縣丁耀祖、教諭項龍章、訓導張昊各捐俸募貲重建。二十四年,知縣史昭傳、教諭吳文鎔現在增修。

獨山書院 明嘉靖間,知縣趙楷奉巡按御史張唯恕建,今廢。

社學 在縣南。明萬曆甲寅,知縣萬嗣達建,額曰「聖功。」 今廢。

義學 附在「府義學」 內。

外州縣

臨淮縣儒學 舊在塗山門內,即今廣儲四倉。明洪武三年置,中立縣,知縣樂瓚始建。先是郡學在縣治西崇儒坊。二十七年,遷郡學於府治,徙縣學於其基。歷宣德至嘉靖,知縣徐逵、韓斆、滑浩、張紀、胡文璧、盛杲、吳鼎繼修。嘉靖二十二年大水,學宮盡圮,乃即曲陽門外書院權奉

「先師神主。」 隆慶六年、知縣陳哲改「天地宮」 舊址為

學宮,萬曆十五年,知縣陳民性仍遷於縣治西舊址。二十五年,知縣薛芳重修,被燬。三十三年,知縣賈應龍修。

皇清順治六年,淮水衝沒。七年,知縣徐必進復建於

曲陽門外書院舊址。十八年,署縣事同知郭顯功復遷正殿於崇儒坊。水溢為患,康熙九年,署縣事盱眙縣縣丞葛翊宸、訓導尤運昌復改於聞賢門外。後知縣魏宗衡勸募繼修。順治六年,淮水衝沒,凡經九遷,未卜其吉。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陳宗彝、教諭蘇應秋擇地於南門外滋德坊,捐俸重建。

書院 在曲陽門外,舊為「睡仙庵」 ,年久傾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