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6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濟陰城 在縣西五十里。唐初置濟陰縣,即此。龜山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宋文帝遣將拒魏太武,築城於此。今廢。遺址存。

浮山堰 按《南史》,「梁武帝天監中,用魏降人王足計,欲阻淮水以灌壽陽。發徐揚丁夫及戰士二十萬人作堰,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築土,將合復決。或謂淮多蛟龍,能乘風雨壞堤岸,其性惡鐵。於是引東西冶鐵器數千萬斤沉之,猶不能合。乃伐樹為幹,填以巨石,加土其上,堰始成。」 既而淮水暴漲,堰決奔流,其聲若雷,聞三十里,死者數十萬人。

都梁宮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都梁山。隋大業初建,煬帝巡幸所置,今廢。

水晶營 在縣東南十里之外,延亙數十里,相傳為隋煬陸地行舟故道。

翠屏堂 在玻璃門外。宋陸游《記》云:「方國家承平時,邊鄙遊觀,有雅歌之堂,萬柳之亭,而翠屏之盛,又非雅歌萬柳之可及也。」 今廢。

清淮堂 在縣治西,取蔣穎叔「《綠埜》有佳氣,清淮無點塵」 之句而名。今廢。

雲山堂 在縣治北。盱眙守霍箎創,取東坡「雲山遶淮甸」 之句以名之。今廢。

同樂樓 在舊軍治,又有「淮山樓」 ,皆宋時建,久廢。

八仙臺 在縣東三里。上有八仙坐石,下有溪流,名「洗腸池。」 坐處有石棋枰,舊蹟尚存。為十景之一。米芾有詩。

起秀亭 在縣西玻璃泉上。舊名會景亭,後曰「參雲」 ,曰「覽秀。」 郡守王渥易名「起秀」 ,蓋取東南之秀實起於此。面對汴口,下瞰城郭。亭後石壁峭列,為宋元游觀之會,題詠最富。

浮空亭 在浮山頂。宋時建。取蘇子瞻詩「乾坤浮水水浮空」 句。今廢。

繡谷亭 「在舊崇福寺」 ,今廢。

《玻璃泉亭 》作亭以覆泉,為十景之一。

《杏花園 》在瑞巖下,為十景之一,今儒學基是也。

「杏花巖 」 ,在崇福寺後,蔣穎叔名之,陳述古諸賢皆有題名。

秀巖 在玻璃泉上。有石刻字並唐人題名。《第一山碑 》。縣堂東壁米元章行書三大字,徑一尺五寸。其陰三行書「第一山」 ,徑可五寸。旁小行書「第一山」 詩兩行。明崇禎年間燬於兵火。聖母井 在縣東北三十里下龜山寺後,即大禹鎖水怪處也。俗傳僧伽降水母於此,又曰「支祁井。」

聖水 ,在縣東六十里。故老傳云,「漢兵至此,無水。」 帝禱於山,掘之,水湧出。

玻璃泉 :在第一山下。多游詠。

紅羅幛 ,水名,在縣西七十里。明太祖生時,於此中取水澡浴,忽有紅羅一幅浮來,取以為襁褓。取水之處,方圍數尺,水光常如映霞。其水底溪毛如縷如絲,非藻非荇,後人名此水為「紅羅幛」 也。

天長縣

銅城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舊傳吳王濞所築於此鑄錢,今無遺址,唯岡上居民稠密,磚井甚多。

土城 ,在東城外,市三面皆有遺址。

「關城 」 ,在東土城外一里,南城外二里,皆修築,形勝所係。

月城 在關城東

石梁城 ,在縣西三十里。後周所築,遺址存焉。今俗呼「古城。」

三阿 在東北高郵、天長之界。《宋書》「謝元破秦句難於三阿。」 王幼學《集覽》謂「今高郵北阿鎮是。」 在晉為三阿,唐為下阿,徐敬業屯兵下阿,即此地,去城門鄉不遠。

城門鄉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舊《志》謂漢高帝於高郵三阿東立城郭,置廣陵縣,即此。今設巡檢司。

樂樂堤 在縣北十里。舊《志》稱煬帝遊邗溝西下,至此宴樂而名。今呼「雁落墩。」

望夫臺 在縣西南三里。相傳有女子望夫不歸,立化為石。

《牛搏虎碑》亭 在西郊外嶽廟之東,知縣王斛立,府同知錢梗記。今廢,碑移於廟。

《得雨碑 》在城隍廟。明萬曆二十年,黎文煇為禱雨立。

鮑家寨 在縣南五十里。

顏家寨 在縣西四十里。舊《志》謂:「二寨皆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