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7 (1700-1725).djvu/48

此页尚未校对

吏目署 在州判署南

東察院 州治東。明洪武四年,同知趙有慶建。中為「肅政廳,後有川堂,有後堂,有廳房,前翼以廂房,有重門。」 正德十三年,知州周時望「市民間地為候事廳,俱圮。」 康熙六年,知州楊苞「捐俸重修。」

西察院 亦圮。康熙六年,知州楊苞捐俸重修南察院 ,今廢。

兵備道公署 在東察院左,今廢。

杭村司巡檢司 在州北七十里。

陳陽司巡檢司 在州西南六十五里。

廣安司巡檢司 在州南八十里。三司俱知州辛禮建。

白茅山公館 :在州治西五十里。知州范昌齡建。

楊灘公館 在州治南九十里,知州龍大有建。醫學 在州治南。

陰陽學 ,「在州治西。」

僧正司 ,在州治東「開化寺。」

道正司 舊在元妙觀。明嘉靖五年,判官鄒守益遷于東門外。

和豐倉 在州治東。明洪武初建,今改為「大察院。」

預備倉 在州治南。明洪武初建。成化間,知州陸鳳重建。今改為營,止存五分之一。

皇清康熙五年,以倉在營內,輸納不便,知州楊苞移。

于州廳東舊「同知衙基」 ,又造常平倉于後。《馬田稻倉 》在州廳東常平倉後。

九鄉義倉 在預備倉右。明萬曆五年,知州吳同春建,今廢。

水次倉 先在寧國府水陽鎮。明永樂間,本州同知李進改建于建平縣治南。嘉靖十三年,知州胡萬里增建廒倉十間。萬曆十三年,知州陸長庚復建倉水陽,凡起運兌軍,貯頓于此。外縣

建平縣治 ,正廳三間,後為勤政堂、省日堂。縣宅「舊在幕廳左,明洪武三十一年改建于正廳後。」 正房三間,左右廂房各三間。正廳前左為幕廳,右為收支庫,兩翼為六房,前為戒石亭,今廢為儀門。儀門左儀從庫,右架閣庫。外左為寅賓館。

縣丞署 舊在東司房後,今裁廢。

主簿署 二一在儀門內,一在西司房後。今俱裁廢。

典史署 在西司房後,舊主簿署前。

察院 ,在縣治東崇信坊。明洪武八年建。正廳三間,泊水一間,川堂一間,後堂三間,廚房七間,左右隸房各三間,儀門三間,前門三間,小憩亭一間。

公館 在縣東南,前臨郎川。正廳三間,川堂一間,後堂三間,廚房二間,左右隸房各二間,大門三間,南北長六十步,東西闊九十步。

陳村公館 在縣南四十里,今廢。

白茅山公館 在縣東四十五里。

梅渚巡檢司 在縣北三十里。今衙舍廢。陳村巡檢司 ,明嘉靖年間裁革,今廢。

預備倉 在縣治四里許。明洪武年間,知縣史智可建。倉廳三間,東廒八間,西廒九間,廳後廒十二間。正統八年,知縣李觀重建。今廢,其址尚存。

常平倉 在縣治東「懷仁祠」 右。

水次倉 建平土產之米,必須輾轉搬運,方得兌交漕艘,故漕倉不設於本縣,而設於宣邑水陽鎮河東。萬曆年間,置買宣城水陽鎮河東房基一塊,東至管基,西至大街,南至公巷,北至大士庵正廳。三間四廒,共八間,凡起運兌軍,貯頓于此。

養濟院 在縣治北叢桂坊。南北長三十八步,東西闊六十六步。

廣德州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通志縣志合載

本州

廣德州儒學 。「宋天聖中,司理范仲淹建於州治北。治平中,錢公輔遷於州東南隅,後毀于兵火。紹興初,知廣德軍洪興祖重葺。元偰,文質擴而新之。明洪武二年,同知趙有慶重新,廟廡,堂齋咸備焉。永樂九年,知州楊瀚擴舊址,鑿學河。」 成化十年,知州周瑛遷明倫堂,築萬桂山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