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7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九卷目錄

 南昌府部彙考三

  南昌府城池考

  南昌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八百四十九卷

南昌府部彙考三

南昌府城池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本府。南昌、新建二縣附郭。

南昌府城池 即江西會省併南昌、新建二縣附。漢潁陰侯灌嬰築豫章郡城。廣十里八十四步,闢六門:南曰南門、松陽門,西曰皋門、昌門。東、北二門各以方隅為名,見雷次宗《豫章記》。晉咸安中,豫章太守范甯更闢東、北、西、北二門,合前八門。唐初築西、南隅四之一,即府治。垂拱元年,洪州都督李景嘉修築,凡八門。題額「俱吏部侍郎越州徐浩書。」 元和四年,刺史韋丹更築城東北隅,廓二十一里,置敵樓於上,又改建東南敵樓。宋洪州城周三十一里,門十六直南曰撫州。繚而西轉,曰官步,一名遵道,曰寺步,曰柴步,曰井步,一名德遂,曰章江,曰倉步,一名惠庠,曰觀步,曰洪喬,曰廣恩,曰北郭。十門皆濱江。繚而東轉,曰「琉璃」 ,曰「壇頭」 ,曰「故豐」 ,曰「望雲」 ,五門皆平陸。紹興六年,廣豐、北郭、「廣恩」 、故豐四門廢,凡十二門。明初壬寅歲,大都督朱文正改築官步、井步、倉步、觀步、洪喬五門,廢建七門。東曰「永和」 ,又名「澹臺」 ,以門內有澹臺墓,舊名「壇頭」 ,有仙人黃紫廷之壇在焉。東南曰「順化」 ,舊名「琉璃」 ,以門內延慶寺有琉璃佛像。南曰「進賢」 ,舊名「撫州」 ,俱以道路相通得名。又曰「望仙」 ,以漢梅尉故廨在門外。又南曰「惠民」 ,運米惠民倉由此,舊名「寺步」 ,以近隆興寺。西南曰「廣潤」 ,舊名「柴步」 ,又名「橋步。」 西曰「章江」 ,以在江濱,故名。舊曰「昌門」 ,孫策遣虞翻與郡守華欣交語於此。北曰「德勝」 ,舊曰「望雲門」 ,李綱移築於此。又名新城門。樓、七角樓四,鋪七十座,陴堞共二千六百八丈,分永和、章江、德勝三門,屬新建治。餘俱南昌治。明初壬寅浚壕,長三千四百丈有奇,闊一十一丈,深一丈五尺。水關閘在城南、廣惠二門之間,城內東西湖之水於此出焉。湖水出閘口,流城壕,壕外別有閘,以蔽江水。

外州縣

豐城縣城池 ,「晉太康中始置。唐永徽初,遷於章水之東。元延祐初,知州汪從善創築土城。明正德間,知縣吳嘉聰重修。」 嘉靖四十年,知府韓弼率知縣王徽猷「更築甎城,周一千三百六十丈有奇,崇一丈七尺五寸,厚六尺,建門七,樓七。萬曆間,知縣韓文、張廷拱先後復修之。」 壕池北臨劍江,東過洪橋,歷折桂門而南,「入於湖;西繞城歷登仙門而南,入於湖。」 按《府志》:「元延祐初,知富州汪從善創築土城,下甃以石,闢六門,東曰正信,西曰折桂,南曰劍池、天寶,北曰通江、望仙。內有子城一里二百步,歲久圮壞。明正德五年,華林寇警,知縣吳嘉聰更築,後圮且盡。嘉靖四十年,有廣閩寇,知府韓弼詣縣相度,率知縣王徽」 猷更築磚城,周一千三百六十丈有奇,崇一丈七尺五寸,厚六尺,東西南北各一門,門各有樓。又小門并樓七:曰「折桂」 ,曰「廣益」 ,曰「登仙」 ,曰「皇華」 ,曰「望仙」 ,曰「江關」 ,曰「小東。」 萬曆十四年城傾,知縣韓文修築。三十六年,知縣張廷拱、申允復修四十餘丈。城南有陡門石閘,洩城內水出於壕。壕水東自洪河洪橋歷折桂門而南,入於坪港湖。自石橋湖、任家湖、沙湖歷登仙門而南,入於坪港湖。北臨劍江,石堤險峻。按《縣志》,「崇禎己卯,知縣郝錦奉旨修增城堞,拓四門,踰舊制有半。」

皇清順治乙未,霪雨壞東門、廣益門、耿家湖一帶。知

「縣宗彝補修。」 己亥春閏三月雨,壞城一百三十五丈有奇,垛口六百三十。庚子春雨,壞小東門內城一丈五尺。辛丑春二月,雨,壞小東門涂家屋背城六丈二尺,沙湖下內城三丈六尺。三月,壞耿家湖外城四丈,腰帶湖內城五丈五尺,大東門內城六丈,皆知縣何士錦捐修。內城六十二丈五尺。甲辰,復奉文幫闊修「砌,并周圍城垛。」 進賢縣城池 ,明正德五年,署篆同知汪潁始議築城,知縣王紀興築土城。嘉靖三十八年知縣程光甸更築磚城,周一千三十丈有奇,崇一丈七尺,厚一丈,門六,皆建樓。萬曆間,知縣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