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7 (1700-1725).djvu/99

此页尚未校对

皇華橋 在縣十五都。舊名「小橋」 ,以元翰林蔡伋士安過此,改今名。

岐田橋 在縣西七里。明正統間,知縣張沖造羅溪橋 在縣西二十里欽風鄉。跨羅溪水,以鄱湖為匯。每春夏淫潦,撫水壅贛水,奔會於此,一望漭泱,渡者有風濤之險。明正德間,知縣張沖「築羅溪堤,延袤二里而遠,中造橋以通溪流。正德己卯之變,守者斷橋,毀堤以截省城來路,後屢修屢圮。」 萬曆三十年,知縣黃汝亨倡募重造石橋「六孔堤二百七十五丈,護以椿木,植柳環之。橋頭構小閣一座。」 功成,尋為洪水衝齧,堤稍潰。三十六年,知縣周光祖復築,崇、廣更加丈尺。其北岸盡砌以紅石,仍用石墁之。井修石橋,自今孔道益固。

託固橋 在縣歸仁鄉一都,舊名「港南橋。」 明正統間,知縣張沖造。萬曆三十年,知縣黃汝亨重修。尋遭水圮。三十一年,知縣周光祖更修石橋,并增築堤八十七丈。

架橋 在縣西三十六都。明弘治間,邑人王緝造。

通濟橋 在縣治東,一名「大石橋。」

少府橋 在縣治西

木橋 在縣治東

白石陂橋 在縣西三里。

魏亭橋 在縣西社學側。

安山橋 在縣南十里

白石橋 在縣東七里

熊家橋 在縣北七里

三馬橋 在縣東真隱鄉三馬山。

捍界橋 在三十五都

獨木橋 在二都

夾圳橋 在邑東,去周溪橋百步。

行者橋 在八都

翁家橋 在邑東,與周溪橋峙。

木架橋 在十都

四顏橋 在邑東五里

河湖橋 在十都

王家橋 在邑東十里。萬曆間,邑民趙義相造。棗木橋 在十七都。

李家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架木為之。

潤陂橋 在十七都,抵餘干界。

水北橋 在十九都

塔橋 在二十都。二橋今入「東鄉。」

上坪橋 在邑東北八都。

徐家橋 在三十四都

瀝墈橋 在邑東北七都。

白田橋 在縣南七里

彭家橋 在縣西三十五都。

流陂橋 在縣西十里

盧家橋 在縣東八里

棚家橋 在邑東七十里東鄉界。

繁詞橋 在縣治東

思悔橋 在縣治前,宋嘉定中造。

玉帶橋 在縣學泮宮南。明成化初,知縣李聲造。

中橋 在縣南三里

雲橋 在縣西二里

徐橋 在邑東十三四都,有公館。明萬曆間,尹周光祖重修,邑人樊兆程記。

臧溪橋 在縣治三十里真隱鄉。舊架木為之。明天啟間,尹梁應材興功砌石。

梘橋 在縣治東南十都。明天啟四年,邑民趙義相修。

池溪橋 在邑東四十里十五都。明正統間尹張沖造,覆以屋。成化末,邑民車鑾重建。今為市百丈、鎮東二橋 相去百步,縣東通衢。元大德中縣尹趙銓石其址。明永樂間邑人顏本貞建。正統間尹張沖、弘治間尹吳璉、正德間尹王紀重修,歲久傾壞。嘉靖壬戌尹程光甸重修。新橋 在縣東稍南。舊為築城議建,邑人難之。明嘉靖乙巳,巡撫都御史傅鳳翔發撫州府官銀八百兩,責委縣丞丁任督工修建。

壽山橋 在縣壽山港。明萬曆三十一年,知縣黃汝亨造。

洪源橋 在縣崇信鄉界日月湖上下。明萬曆三十四年,知縣周光祖創造,并築堤,延袤二里。奉新《縣》

馮川橋 在縣南惠政門外。舊名「義濟橋。」 明弘治間,邑人徐金創造,後圮。萬曆二十二年,知縣馮烶倡監生胡士琇捐貲,移造於舊橋百步之下。今改名為「馮川。」